粮贱伤农,这也是个老大难问题。农民辛辛苦苦种一年地,结果粮食价格上不去,投入多,收入少,谁还愿意种地呢?

[困]我国的粮食安全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了!大豆每年进口一亿多吨,占了我国大豆消费的九成多。玉米呢?五年前还能自给自足,现在每年进口近两千万吨!这么庞大的进口量,万一有点啥国际变故,咱们的饭碗还能端得稳吗?尤其是咱们的粮食进口大部分来自美国和南美洲,真要是发生啥不可控的事,后果简直不敢想。 说白了,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咱们国家地大物博,按理说不至于吃不上饭吧?可现实摆在眼前,房子越盖越多,地却越种越少。你看看那些新建的小区,一栋栋拔地而起,原来那片片的良田呢?全变成了钢筋水泥。搞房地产开发,当然能带来经济效益,大家都想住好房子,可咱得想想,地没了,粮食从哪儿来?再说了,粮贱伤农,这也是个老大难问题。农民辛辛苦苦种一年地,结果粮食价格上不去,投入多,收入少,谁还愿意种地呢? 咱们不妨算算账。种一亩地,种子、化肥、农药、水电、劳力,七七八八加起来得有个千把块钱。收成好的时候,一亩地能打个几百斤稻谷,按现在的市场价,一斤稻谷才一块多钱,算下来收入也就那么点。你说,这种地图啥?有些农民一看,不如出去打工,干个几个月,挣得比种一年地还多。种地的人少了,地荒了,粮食产量自然就下降了。这是个恶性循环。 再看看进口粮食,便宜得很。你说,为什么呢?因为国外的大农场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再加上有些国家的补贴政策,进口粮食价格便宜得让人心动。咱们的农民辛苦一年,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如人家进口的便宜,谁心里能平衡?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种地,越来越多的地荒着,最后只能靠进口来填补缺口。 有些人可能觉得,咱们有钱,进口粮食不成问题。话是这么说,可你想过没有,粮食是咱们的命根子,靠别人养活,心里能踏实吗?万一哪天国际局势有变,粮食进口受阻,咱们自己不种,到时候吃啥?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多了去了。再说了,粮食安全不仅是吃饭的问题,还是战略问题。没粮,啥都白搭。 说个接地气的例子吧。就像家里做饭,平时你习惯了点外卖,觉得方便快捷。可有一天,外卖平台**了,饭店不开门了,家里没存粮,锅碗瓢盆都积灰了,你说你咋办?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会做饭、储备粮食是多么重要。国家也是一样,平时进口粮食看着挺方便,可一旦进口渠道出了问题,咱们自己没粮,就只能干瞪眼了。 有些人可能觉得,咱们科技发达,未来搞点基因改造、人工合成粮食不就行了?可别天真了。科技再发达,也得有地、有水、有农民。粮食是个基础产业,不是说有了高楼大厦、有了互联网、有了人工智能,饭就能从天上掉下来。再说了,粮食这东西,讲究的是天时地利,啥都能人工合成,那还叫粮食吗?咱们得脚踏实地,别光想着天上掉馅饼。 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得从根子上解决。首先得让农民有积极性,种地得有赚头。粮价不能太低,农民种地得有回报,才能让更多的人愿意种地。其次,不能光顾着盖房子,得留点地种粮食。再怎么发展经济,饭碗还是得自己端。还有,得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作物产量,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咱们得未雨绸缪,不能等到真出事了才后悔。 各位观众老爷们,你们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