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米里淘金”绿色谷子富民记
第一民生记者李亮亮报道:对于小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一句小米饭把我养大,可以说唱出了几代人对小米的情感和寄托。那么您知道这小米是怎么收获的,我们淳朴、勤劳的父老乡亲们又是如何米里淘金,脱贫致富的吗?接下来我们就带您去交口县桃红坡高家条村的谷子地里面去看看。
伴随着谷子枝叶的沙沙声响,交口县桃红坡绿色有机谷子基地的百亩谷子正式开镰收割。尽管时令已是初冬,农作物基本都已颗粒归仓,但种植谷子的田地却一片忙碌的景象。成熟的谷穗弯着腰等待着村民们收割。
一片谷子十多人一起收割,村民们收获的并不是自家的谷子。类似于传统麦客的工作短时间内能给村民们带来一定的收入。
现场:大姐您从哪里过来的?回龙。这是您自己的谷子还是打工了?打工了。每天能收入多钱了?八十。
500亩的种植面积、1000多吨的生产、加工能力。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些谷子都属于当地一家由51户农户组成的种养合作社所有。收获季节合作社雇佣了周边大量的村民参与收割。
农忙的季节,午饭由专人送来,就吃在地头。饭菜很简单、馒头、烩菜,小米稀饭。但大家吃的很满足。忙碌了一上午的村民们三三两两、或蹲或坐、大口吞咽。
交口县星茂种养专业合作社 周卫星:不限年龄不限男女,只要是贫困户愿意参加我们这项活动的,我们都可以接受,同吃同住管饭,每天的三顿饭我们全管。一天男的就是个一百多,女的就是一百左右。每个人能拿个三千多。
搭乘送午饭的三轮车,记者来到了合作社。收割的谷穗会在这里统一进行脱粒、风选、晾晒。这些工作同样全部由村里的贫困户完成。据介绍由于高家条村种植谷子的历史悠久,生产的小米品质俱佳。因此从2014年开始,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农户加盟合作社的形式开始着力打造绿色谷子种植生产基地。并以此来带动村民们脱贫致富。
随着碾米机电钮的开启、机器轰鸣。今年产的头茬小米正式与消费者见面,一颗颗饱满的小米、跳跃着黄澄澄的分外好看。
交口县星茂种养专业合作社 刘明伟:咱现在加工的小米就是今年的头茬小米。咱是合作社销售多少就加工多少,随时销售随时加工绝不积压。它就是吃的比较新鲜。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年产量一千五百吨。
1500吨的种植生产销售能力,带动村里360户贫困户增收。可以说谷子的种植、生产已经成了这里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这里生产的小米经过深加工、精包装附加值进一步放大,村民收入实现逐年稳步提升。
交口星茂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刘明伟:现在就是咱们小米要走向绿色有机。今年我搞的试点就是八十亩。下一步就是要达绿色标准。下一步咱们小米的销路里就是和北京网库签约了合同,又和阿里巴巴签了份订单,人家帮助咱以跨省为主,走咱的高端大产品。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桃红坡绿色谷子种植基地已经形成、深加工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仅此一项即可帮助300多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交口县桃红坡镇 党委书记 周志雄:咱们桃红坡镇的种植业通过贫困户置办、合作社引领。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目前在咱们桃红坡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这样通过杂粮种植产业化,保证参与其中的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米里淘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里的小米,将不在只是养育一群人,而是富裕一方人、成为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