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曾经赖以生存的很多行业都不复存在,而那些行业的手艺人也不得不改行另谋它路。
70-80年代,无论是在城市,抑或是在农村,时不时地会听到一些手艺人在那里吆喝,走街串巷的叫卖,如今一切都变成网络化了。像今天小吴家的自来水管出了问题了,附近找不到熟人来帮忙,自己没有工具解决不了,然后拿起手机一搜索,一个电话,半个小时的时间,师傅5分钟不到就搞好了。不过花了100元钱,有点心痛。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有哪些行业现在已经退出了市场了,哪些手艺人另谋它路了。小吴整理了以下8个行业,不知道在你们的家乡还有吗?
第一种行业:修表
手表在70-80年代,是人们比较热衷的,那个时候,都是结婚必备的东西了。用久了难免会有问题,因此就会催生出来一个行业,修表。
有人走街串巷的招揽生意的,可是现在,再也听不到修表匠们的吆喝声了,在2000年以后,手机日渐多了起来了,现在更是人手一部手机,掌握时间看手机就行了。手表不再是人们喜欢的东西了,很少见到人戴手表了。修表匠就没有市场了。
第二种行业:磨刀
刀是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每天都要用,菜刀,剪刀,柴刀等,用久了就会钝了,就要找人磨,磨刀也是要点技术的,一般人还真磨不好,磨不好,切菜砍柴就费力,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人呀。
像在小吴家,我妈妈就不会磨刀,都是爸爸磨的,以前在城市里面时常能听到人喊磨刀的,现在很少见了,现在很多的家里都买有磨刀器,磨刀棒,刀钝了自己在家就能搞定。磨刀匠自然就没有市场了。
第三种行业:剃头
现在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里面,都人专门的理发店理发,谁头发长了,就去理发店理,单剪一个头发,最少都要8元了。
在2000年前的小吴家乡湖南农村,村里会理发的剃头匠,走街串巷去上门理发的,它约定好一个月中的哪几天来哪个村里理发,到了那天,有想理发的就会在家里等。现在不见了,没人干这个了。
第四个行业:补锅
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每天都要炒菜,煮饭,有的家里还要煮猪潲,用的年代久了,或者是有时不小心把锅捅破了,就需要补锅匠来补锅了。
小吴在那儿时,曾见过补锅匠上门来修锅的,他们挑着一担工具,走到一个院子里面,找一户人家,安置好这些工具后,就在那里开炉,其中一个人就去院子农民能听到的地方吆喝,补锅了,家里有需要补锅的就会自觉地拿去补锅。
现在,再也见不到补锅的了,主要是辛苦,生意不多,赚不到钱。
第五个行业:补席子,晒垫子
以前人们睡觉时垫在床上的席子,用来晒稻谷的垫子都是请篾匠砍竹子来编织的,用过一段时间后,就会破油,烂边。
这个时候就要请人来补席子,晒垫子了,现在晒稻谷也不再用晒垫了,席子烂了也不叫人来,买席子的钱还没有工钱多,谁还补呀,坏了就买新的。
第六个行业:修伞
以前在城市街边的角落,时常会看到修伞的老人,现在可不见了。
现在买一把伞也就是10-20元钱,伞骨烂了直接买新的了。
第七个行业:打棉被
现在你家盖的棉被是买的还是请人打的呀!都是买的吧。
过去,家里增加人工,就要打棉被,还有新人结婚要打棉被,都是买棉花请弹匠师傅来家中打,现在都是去商场市场买。
机械化加工的棉被人工成本低,售价比人工打的棉被便宜,弹匠就消失了。
第八个行业:木工
有没有感觉,现在的木工都变味了,在建筑工地上,有一大帮的木工,而这些木工是装模的木工,而不是以前农村里面做家具盖房子的木工了。
以前农村那种盖房子,做家具的木工都没有人请了,年轻的改行去装模了,年老了,闲在家里了。像小吴父亲是一位70多岁的老木工了,只会做老式的家具,现在没有人请了,只能自己在家里做着玩儿。
科技在进步,时代在变化,修表,磨刀,补锅,剃头,补席子,修伞,打棉被,木工这8个行业的师傅们都没有事做了,赚不到钱了,以前的老手艺在日渐消失,只留下满满的回忆,朋友们,在你们的家乡,还有什么行业消失了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来看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