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次说过不要让“白米、白面”垄断主食,我们说到了全谷物。那么,到底哪些全谷物适合中国人呢?

谷类食品,尤其是全谷物,被营养学家推荐作为餐盘中的“主角”。其中,有10种被营养学界一致认为营养丰富且适合中国人食用。

全 麦 粉

与精白面粉仅保留胚乳不同,全麦粉几乎保留了小麦的全部营养成分,包括胚芽、糊粉层和麸皮。全麦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等。用全麦粉及其简单加工产品(如全麦面包、全麦馒头等)替代部分精制谷物,健康获益更多。

糙 米

糙米是指去除谷壳后,未经碾磨或仅进行轻度碾磨的稻(大)米。与精米仅保留富含淀粉的胚乳不同,糙米还保留了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胚芽、糊粉层和部分谷皮,其B族维生素、维生素E、矿物质、膳食纤维含量更高,可作为每日多样化膳食的组成成分,部分替代精米。

有色稻米(如黑米)更是保留了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活性物质,如花青素等。

燕 麦 粒 / 片

燕麦(包括莜麦)是一类营养丰富的谷物。无论是燕麦粒还是燕麦片,都完整保留了燕麦的全部营养。每100克燕麦(或燕麦片)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6.9克、脂肪含量约为6.9克、膳食纤维含量约为10.6克,蛋白质、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为谷物之最,β-葡聚糖是其标志性成分。和其他谷物相比,燕麦属于消化较慢、易获得饱腹感的谷物,还具有低血糖生成指数、低血糖负荷(对血糖影响较小)等特点。

小 米

小米古称稷或粟,也称谷子,为黄色或浅黄色细小颗粒,是中国北方及西北地区居民传统的主食之一。小米含有比大米更丰富的营养素,其脂肪含量是大米的3.9倍,维生素E含量是大米的7.9倍,膳食纤维含量是大米的2.3倍,富含胡萝ト素和维生素B2。小米的钾钠比高达66:1(大米仅为27:1),铁含量为大米的2.2倍,经常食用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及缺铁性贫血,可以部分替代精米白面作为日常主食食用。

玉 米

玉米名为玉蜀黍,也称罗谷、棒子、苞谷、玉茭、苞米等。

20世纪80年代以前,玉米一直是中国东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主粮。与其他谷物一样,玉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素,其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β-胡萝ト素和膳食纤的含量均高于稻米和小麦,带胚芽的玉米可为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及维生素E,其所含的黄体素、玉米黄质等也是有益于健康的植物活性物质。常吃玉米是弥补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和微量营养素缺乏的有效措施。

EN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