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2023年中国水稻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及趋势(智研咨询发布)

内容概况: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一定程度导致我国稻谷供给受阻,近两年稻谷产量明显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稻谷产量20849万吨左右,较2021年出现明显下降,随后再度下降,达到2014年以来最低位,2023年我国稻谷产量仅20660万吨,播种面积在28940千公顷左右,较2022年下降1.7%。


关键词:水稻产量 水稻价格走势 水稻市场规模 水稻竞争格局 水稻价格趋势


一、水稻产业发展概述


水稻是禾本科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种植后结出的子实即为稻谷。稻谷是指尚未去除稻壳的子实,将其脱去颖壳、米糠层后可得到大米。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作物,全国60%以上居民以稻米为主食。水稻分类方式来看,按不同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将水稻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按粒形和粒质,将水稻分为籼稻和粳稻,按制种方式又可以划分为常规稻和杂交稻(包含三系杂交和二系杂交)。由于杂交稻农户无法自行留种,需要专业的企业及机构进行制种,杂交水稻种子市场价值远高于常规水稻种子,通常种子行业发展围绕杂交水稻展开。


二、水稻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水稻行业近期政策主要集中在提高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扩大优质小麦和水稻种植面积以及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标准化育秧等方面展开。旨在提升水稻种植效率、品质和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其中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标准化育秧也是政策关注的重点,通过提高育秧装备和技术水平,提升水稻种植的效率和效益。2022年3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扎实做好南方水稻机械化种植推进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加快补齐水稻机械化种植短板,进一步提升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


三、水稻行业产业链


我国水稻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与农业机械行业,其中种子、化肥和农药是水稻种植的主要农资原料,占据农户生产水稻约5成的成本。中游环节主要为水稻种植企业,进行水稻的种植与生产。下游主要为大米加工环节,最终产品流向终端消费市场。在终端消费市场中,食用消费、酿酒行业,工业消费和饲用消费是我国水稻市场的主要需求来源。


水稻按照制种方式分为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常规水稻遗传基因单一,生长环境稳定,生长周期较长;而杂交水稻遗传基因多样,生长环境依赖性强,生长周期较短,营养价值较高,二者各有优劣,适应不同种植需求。水稻种子的供需直接影响我国水稻行业的种植面积、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数据显示,随着国内粮食需求持续走高,作为最主要粮食的水稻需求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我国杂交水稻种子供需量分别为3.3亿公斤和2.4亿公斤。


四、水稻产业发展现状


水稻是世界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人民最为喜爱的主食之一。中国是世界水稻生产和消费大国,世界水稻矮秆育种的绿色革命起源于中国,举世闻名的水稻杂交优势利用也在中国首先应用于生产,为推动世界水稻单产的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和政治局势变动,多边主义和地缘冲突出现,全球粮食紧缺度明显增长,带动我国稻谷等主要粮食需求持续增长,但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一定程度导致我国稻谷供给受阻,近两年产量明显下降,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稻谷产量20849万吨左右,较2021年出现明显下降,随后再度下降,达到2014年以来最低位,2023年我国稻谷产量仅20660万吨,播种面积在28940千公顷左右,较2022年下降1.7%。

注:本文节选出自智研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水稻行业供需及价格趋势分析:供给再降,预计短期价格仍较高位运行[图]》行业分析文章,如需获取行业文章全部内容,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搜索查看。

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水稻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深度调研数据、专家反馈数据、内部运营数据等全域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提升客户的商业决策效率。本报告对中国水稻行业现状与市场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根据行业的发展轨迹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趋势作了审慎的判断,为投资者寻找新的市场投资机会,进入水稻行业投资布局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

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