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 第1期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1-19 浏览次数: 【字体:

 

1期

晋中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晋中区域测报站                                                                                               2020年1月17日

晋中市2020年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一、总趋势

根据晋中、太谷、介休、昔阳四个中心测报站冬前农作物病虫越冬基数调查,结合近年病虫发生态势,并组织有关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0年我市农作物主要病虫呈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2019年。预计全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910万亩次,其中:草地贪夜蛾在我市发生的可能性大增;小麦蚜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二代粘虫、玉米螟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玉米大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在东山冷凉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苹果树腐烂病、褐斑病、山楂叶螨中等发生至偏重发生;保护地蔬菜霜霉病、白粉病,露地蔬菜小菜蛾、早晚疫病、病毒病中等至局部偏重发生。

二、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

1、小麦病虫害 总体中等发生。其中小麦蚜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去年;小麦红蜘蛛偏轻发生;地下害虫偏轻发生;白粉病中等偏轻发生;小麦黑穗病中等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5万亩次。

2、玉米病虫害 总体中等发生。其中一代玉米螟偏轻发生,甜糯玉米集中种植区榆次东阳等地中等偏重发生;二代玉米螟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玉米蓟马中等发生;玉米蚜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玉米叶螨中等发生;双斑萤叶甲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小地老虎、蛴螬、金针虫地下害虫偏轻发生、沿河下湿地中等偏重发生;玉米大斑病东山冷凉山区中等偏重发生;玉米丝黑穗病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420万亩次。

3、暴发性病虫害 土蝗偏轻发生;二代粘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草地贪夜蛾可能提前入侵晋中,危害不容小视。预计发生面积150万亩次。

4、马铃薯病虫害 二十八星瓢虫偏轻至中等发生;晚疫病偏轻至中等发生。预计发生面积10万亩次。

5、杂粮病虫害 谷子白发病偏轻局部中等发生,粟叶甲偏轻发生;粟灰螟偏轻发生;谷子黑穗病偏轻局部中等发生;谷瘟病偏轻发生;高粱蚜中等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50万亩次。

6、果树病虫害 苹果树腐烂病中等偏重发生;苹果褐斑病偏轻局部中等发生;斑点落叶病偏轻发生;果树白粉病偏轻至中等发生;果树叶螨中等至偏重发生;金纹细蛾偏轻至中等发生;苹小卷叶蛾中等发生;桃小食心虫中等发生;梨木虱中等局部偏重发生,梨小食心虫中等局部偏重发生;梨树腐烂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0万亩次。

7、蔬菜病虫害 保护地蔬菜白粉病、霜霉病、叶霉病中等至偏重发生;保护地番茄疫病、病毒病、枯萎病、美洲斑潜蝇、粉虱中等至偏重发生;露地蔬菜小菜蛾、棉铃虫、菜青虫、烟粉虱中等局部偏重发生;露地蔬菜番茄疫病、辣椒疫病、病毒病、大白菜软腐病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0万亩次。

三、预测依据

(一)越冬基数

2019年11月中旬,晋中区域站越冬基数调查,玉米螟10头/百秆,比去年11.8头/百秆低15.2%;小菜蛾百株虫量6头,存活率100%;小麦蚜虫有蚜率4.6%,高于去年。

太谷站越冬基数调查,小麦蚜虫平均百茎芽量10头,最高22头,高出去年平均1.25头700%,红蜘蛛为平均尺行0头,与去年持平;玉米田棉铃虫0头/m2;大豆田棉铃虫0头/m2;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36.25头,比去年6.25头高480%,玉米螟百秆活虫最高50头,比去年23头高117.4%;地下害虫总虫量0头/m2,低于去年(6头/m2);桃小食心虫采收前虫果率2.5%,比去年2.8%降低10.7%;山楂叶螨雌螨越冬量2.4头/cm2,比去年(0.9头/cm2)高166.7%,蚧壳虫越冬虫数3.8头/样方,比去年(6.6头/样方)低42.4%;苹果褐斑病叶率3.2%,低于去年的5%;病枝率4%,低于去年的6%;斑点落叶病病叶率5.6%,低于去年的11.6%;病枝率12.2%,高于去年的10%;苹果腐烂病发病果园92%,低于去年的100%,病斑数4.2个/100平方厘米,低于去年的5个/100平方厘米。

介休站越冬基数调查, 小麦蚜虫平均百株蚜量6头,最高12头,比去年平均0.5头高1100%;麦蜘蛛未发现;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未发现;玉米螟百杆活虫平均32头,最高54头,低于去年平均43头25.6%。

昔阳站越冬基数调查,蛴螬平均0.4头/m2,比去年0.35头/cm2高14.3%;金针虫平均0.05头/m2,与去年持平;总虫密度2.5头/平方米,低于去年7/平方米64.3%;玉米螟百秆活虫平均0.31头,比去年平均0.3头高3.3%,百秆活虫最高0.4头,比去年0.5头降低20%;粟灰螟百秆活虫平均0.25头,最高0.35头。

(二)气象条件

据晋中市气象部门预测,2020年全市年降水量接近常年,年平均气温偏高。分季来看:冬季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对农作物病虫越冬有利;春季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对喜旱性螨类、蚜虫、小菜蛾等发生有利;夏季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有利于玉米螟、粘虫、甜菜夜蛾等喜湿性害虫以及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具体来看: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晋中降水量在9~20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1~2成,季平均气温在-5.8~-1.2℃之间,较常年偏高0~1℃;春季(2020年3~5月)全市降水量在50~72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1~2成。季平均气温在8~12℃之间,较常年偏高0~1℃;夏季(2020年6~8月)全市降水量在220~350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多1~2成,夏季平均气温在19.5~24℃之间,较常年偏高0~1℃;秋季(2020年9~11月)全市降水量在70~110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1~2成,季平均气温在7~11℃之间,较常年偏高0~1℃。

(三)生态条件

今年我市冬小麦播种面积接近于上年的9万余亩,播期墒情较好,适播比例高,部分麦田冬前生长过旺,对病虫发生有利;小麦主栽品种与常年基本相同,总体易感白粉病、纹枯病和锈病,对麦蚜、麦蜘蛛等无明显抗性。预计2020年全市玉米播种面积略减,谷子等杂粮面积渐增,客观上实现了轮作倒茬,可抑制部分病虫发生;马铃薯、谷子、小麦种子包衣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可有效防控晚疫病、谷子白发病、二十八星瓢虫等病虫害的发生。但大面积秸秆还田免耕技术以及机械化联合收割机的应用,对地下害虫、玉米大斑病、二点委夜蛾及土传病虫害发生有利。温室大棚使用年限的延长,为土传病害发生创造了条件。老旧果园、管理粗放的果园,果树腐烂病、梨小食心虫等病虫为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