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谷飘香。近日,伴随着联合收割机的轰隆声,阳西农场近90亩水稻迎来开镰收割。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群力社区组织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利用机械化作业提高收割效率,确保“颗粒归仓”。

在阳西农场水稻种植区域,一片片金黄的稻田里一束束稻穗被压弯了腰,金灿灿的水稻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喜人。两台收割机来回穿梭,从收割到脱粒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一缕缕金黄的稻穗转眼间变成一袋袋沉甸甸的稻谷,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稻香。
“今年天气良好,加上我们采用精细化田间管理,杂草较少,收成好于去年。”看着颗颗饱满的稻子,种植户许凤春有着说不出的高兴。据介绍,此次开镰收割的水稻品种为“南粳46”,稻谷总产量达7万4千斤。水稻收割结束后,种植户们将尽快进行锄草、翻犁等工作,冬小麦的种植工作也将于近期开展。

位于阳澄湖西畔的阳西农场是娄葑街道保留的为数不多的市场稀缺高端农业用地。去年,群力社区依托娄葑水八仙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与农场经营管理方苏州工业园区本土绿色有限公司开展合作,租赁农场土地,组织社区种植户外出耕种,有效激活社区闲置劳动力。据悉,今年,社区在阳西农场稻麦轮作近90亩,种植芡实124亩、茭白6亩、红菱5亩、水芹1亩和少量慈姑,另有10个大棚和10亩旱地用于种植各类时令蔬菜。

在阳西农场探索集体和个人新农业合作模式的过程中,社区充分听取政协委员、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及“红管”志愿者的意见建议,对农场整体耕种计划的推出和实施充分考虑、认真磋商,逐步搭建出以娄葑水八仙为主的特色种植体系。去年,社区协商议事案例《盘活存量土地老资源 走出富民增收新路径》获评苏州市政协2022年度协商议事优秀典型案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陶善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