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水地膜全覆盖旱地谷子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一、播种前的备耕技术措施
1、轮作倒茬:谷子不宜重茬,必须合理轮作。前茬以豆类、薯类、瓜类和玉米为好。由于谷子多种在瘠薄地上,施肥少,一般多认为谷子是“穷茬”。这不是谷子本身的原因,传统形成产量偏低的原因是栽培技术没有跟上。
2、精细整地
(1)秋耕蓄墒:旱地谷子播种出苗需要的水分主要来自上一年。因此,做好秋雨春用,贮墒保墒是保全苗的关键措施。秋耕要做到早、深、细。秋耕深度一般要求达到20厘米以上,结合秋耕最好进行秋施肥,结合耙耱,对贮墒保墒有良好的作用。谷子多在旱地种植,并且播种季节干旱多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而谷子因种子小,不宜深播。表土极易干燥,因此,必须严格做好春季整地保墒工作,才能保证谷子发芽出苗所需要的水分。
(2)压地提墒:冬季“三、九”压地,返浆前压地,粉碎土坷垃,填补土壤裂缝,切断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称为“保墒”。“三墒”整地:整地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春季气温不断升高,土壤水分沿着土壤毛细管不断蒸发丧失。因此,地表刚化冻时就要顶凌耙耱,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耙碎坷垃,弥合地表裂缝,防止水分蒸发。如土壤干旱严重,就要重镇压、多耙耱、不浅耕;如果雨水多地湿,就不需要耙耱镇压,而要采取耕翻散墒,以提高地温。
(3)科学平衡施肥:增施基肥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谷子产量的有效措施。农家肥做基肥,应在上一年秋深耕时施用。秋施比春施好,农肥秋施后,经冬春初夏的腐烂分解,能及时供给谷苗所需的养分。在一般土壤肥力条件下,谷子亩产100~200公斤,每亩需施用质量较好的有机肥1500~2500公斤;亩产千斤基肥用量应在万斤以上。
谷子每形成100公斤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2.5-3公斤,磷1.2-1.4公斤,钾1.75公斤,氮:磷: 钾=1:0.5:0.6。一般施肥原则是底肥施足,有机无机肥相结合,多施有机肥,可减少化肥用量。
肥料试验的出的结论:300-400公斤/亩的产量,亩施纯氮9-10公斤,纯磷8-12公斤,纯钾1-2公斤。
平衡施肥指导建议:25%三元复合肥40公斤,或者26%硝酸磷40公斤,或者尿素10-15公斤加12%过磷酸钙50公斤。
(4)选地:选用地势较为平坦、地块较大、上下坡度缓、侧面倾斜不明显、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中上等肥力、保肥保水能力较强的地块。
二、适期播种的备耕技术措施
1、优种推荐:以地膜覆盖为例,川区晋谷21号、晋谷29号(不分枝、抗性强、稳产、耐涝性差)、晋谷40号,大同32号、大同34号(高水、不分枝),张杂谷5号(分枝);山区晋谷33号、同谷30(不分枝),东方亮,张杂谷6号(分枝),或者本地适宜的品种。
2、适期播种:是保证谷子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使谷子需水规律与当地自然降水规律相一致,使苗期处于干旱少雨季节,有利于蹲苗,谷苗长得壮实;拔节期生长发育加快,需要水分较多,这时雨季开始,幼穗分化期正是多雨季节,水分的供应得到充分的保证,抽穗期赶在降雨高峰期;开花灌浆期雨季高峰过去,降雨量减少,日照增加,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开花授粉和干物质积累,灌浆饱满,秕谷减少,高产稳产。生产实践表明川区、坡区从过去谷雨播种,提前7天播种为适期。
适期播种的谷子在干旱地区、无霜期短的高寒地区,种顶凌谷是一种抗旱播种方法。播期土壤含水量的最低发芽水分是砂土要求6~7%,砂壤土9~10%,壤土11~13%,粘土14~15%。
3、播种方法:
(1)一膜四行波浪型覆盖穴播:这是一种最新的覆盖技术。地膜宽度一般为1650mm,地膜厚度为0.006mm 。用30马力以上小四轮拖拉机牵引开四个播种沟排开地面表层干土,将地膜平铺覆盖后精**播,利用拖拉机传动轴连接输送带将表层干土自动回填到中间两行播种孔的上方,埋土铲将两边土刮回压住两个膜边,地形呈现波浪形状,地膜的**宽度为1300mm左右。
优点是保水增温性好可以提早播种,不需要人工放苗,也不需要人工间苗,地膜有效性好,积聚雨水的功能好,对小雨资源利用率高,成本低,作业效率高。
缺点是要求地块面积大、整地质量好,地面平整。
① 2MB-1/4铺膜播种机:是专门为实现宽幅渗水地膜波浪型覆盖技术模式研发的新产品。特点是:宽膜波浪形覆盖、一膜覆盖4行作物、精**播、自动在膜上播种孔覆土和镇压等作业程序一次完成。能抗旱播种、出苗率高、覆盖度大、水分利用率高、成本低、适宜的作物种类多。
② 主要技术参数
拖拉机大于30马力,外轮距小于130cm。拖拉机行走速度为慢2档。
渗水地膜用量:每亩渗水地膜用量3.5kg~4.5kg,膜间距控制在30cm~40cm。播种器的穴距选用20cm、23cm、27cm,行距35cm~45cm,条带内行距分布43cm +50cm +43cm;条带间距40cm~50cm。条带间行距50cm,穴密度7750-6500穴/亩。
土地平整、土壤上干下湿、上虚下实,膜播种孔上覆盖土的厚度0.5-0.8cm。
旱地亩产量400kg—600kg。
(2)耧播——特点是开沟不翻土,跑墒少,墒情较差时容易保全苗;比较省工、方便,在各种地形上都可以播种。
机播——特点是下籽均匀一致,播种深浅一致,种、肥同时播下,对保证苗全苗齐效果很好。
4、播种量:谷子粒小,如按千粒重3.1克计算,0.5公斤种子就有16万粒,按每亩保苗2~2.5万株计算,加上田间损失率,每亩播量0.1~0.2公斤就够用。一般生产中要求播量可控制在0.5公斤以内。要做到精量播种,一般要求0.2~0.3公斤。土壤干旱、质地粘重、整地质量差的地块可适当加大到0.5~0.7公斤。一般普通品种分枝弱,一粒一株易多下种,杂交种分枝强达1.5倍易少下种的原则(杂交种出苗率低,一般与普通品种相同播种量安排)。
5、播种深度:谷子粒小,原则上要求以浅播为好,深度一般为3~4厘米,等墒播种也不能超过7厘米。
6、播种时间:常规种植是当5cm~10cm地温稳定通过10℃时,在无霜期较短(110天~125天)的地区可以开始播种5月中上旬,川区4月20日-5月1日,山区4月20日-5月10日。
现代农业种植:川区、坡区采取宽膜覆盖晋谷21号晚熟谷子优种,4月15-25日播种,4月25日后播种要换优种;山区4月20日-5月10日播种,选择低洼地和不靠大沟地预防晚霜为害。
播期原则:冷凉区旱地抢墒重于抢时;当遇到持续干旱当5cm土壤含水量小于9%时,建议采取不旋耕干种法寄籽播种等雨。
7、播种密度:水肥条件较好的川区旱地每亩种植密度达7000穴~7500穴(用8眼机),单穴播种普通种4~6粒(按照可发芽种子数计算)、杂交种5~7粒(发芽率低);水肥条件较差的山、坡区中等肥力旱地每亩种植密度达6000穴~6500穴(用7眼机),单穴播种普通种4~6粒(按照可发芽种子数计算)、杂交种4~6粒(发芽率低)。
8、播期时土壤含水量:最低发芽水分是砂土要求6~7%,砂壤土9~10%,壤土11~13%,粘土14~15%。
三、田间科学管理技术措施
1、苗期阶段(出苗~拔节前):从播种到出苗需10天以上时间。
(1)生育特点:在保证全苗的基础上培育壮苗,为谷子高产打下基础。拔节前的苗期阶段,谷子的生长主要是以根系生长为中心,长叶、生根的营养生长阶段。
(2)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在10个叶子以前,应适当蹲苗控制,使基部节间健壮,但蹲苗时间不宜超过10个叶片,早熟品种蹲苗时间还要短些。
2、拔节抽穗阶段:从拔节开始到抽穗的时间,大约持续30~35天。
(1)生育特点:从拔节开始后就进入茎、叶迅速生长,幼穗迅速分化的发育期。生长中心由根系生长为主过渡到以茎叶生长为主的阶段。这时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旺盛时期,植株生长加快,叶面积迅速增大,到旗叶(最后一个叶片)展开时,叶面积达到最大值。
(2)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攻壮株,促大穗。在11~13叶片展开时要注意追肥和灌水,保证幼穗分化充分,避免“胎里旱”;以便满足茎叶旺盛生长对水肥的需要;抽穗前要避免“卡脖旱”。
3、开花成熟期:从开花到成熟这一段时间。春谷持续40~50天。
(1)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基本停止,进入完全生殖生长阶段,穗大小已决定,是决定穗粒数的时期。此期要求降雨少、湿度大、光照足、温差大、不脱肥、绿叶多。籽粒形成有92%是开花后叶片制造的干物质,旗叶占80%,贮存物质的转移占8%。
(2)田间管理的主攻主向:壮穗攻籽粒。重点是防止叶片早衰,促进光合产物向穗部籽粒转运和积累,减少秕粒,提高千粒重,保证及时成熟。谷穗开花是先上后下,开花时间是每日傍晚至次日上午12点前,开花盛期是多在清晨和晚间,下夜雨是致命的。
开花成熟期的高产谷子长相是“苗脚清爽,叶色黑绿,一绿到底,植株整齐,成熟时呈现绿叶黄谷穗,见叶不见穗”的丰产长相。
四、需要注意的防病治虫灭草技术措施
防病治虫是优质谷子生产的重要保证。
1、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等。用辛硫磷粉剂每亩1公斤,拌细土25公斤,随耕地翻入土中,可防治地下害虫。禁止使用克百威(呋南丹)、甲拌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2、主要虫害防治:粟灰螟、谷跳甲、粟穗螟的防治,可用50%敌敌畏乳油1:1000倍液喷雾,只可用一次。或用20%的杀灭菊酯1:2000倍液喷雾均可达到防治效果。禁止使用克百威(呋南丹)、甲拌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3、主要病害防治:谷子白发病可用64%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4~0.5%拌种。
4、除草剂灭草:在3叶期施用特定专用除草剂———拿扑净,每亩100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除灭谷子假杂苗和单子叶杂草。在6~7叶期施用谷草灵除草剂,每亩140克,对水50公斤喷雾,除灭阔叶杂草。具体措施仅供参考。
五、谷子栽培技术口诀
施足底肥,适时种,早间苗,勤中耕;高培土,腰秆硬;追好拔节、孕穗肥;灌好怀胎、抽穗水。看苗管理是,5叶间,7叶定,10叶以前一直控,10叶以后水肥攻,稳产高产有保证。
六、谷子的生育阶段与田间管理图示检索
生育阶段: 苗期10-15天/拔节抽穗期30-35天/ 开花成熟期40-50天
↓ ↓ ↓
┌─┴─┐┌───┴───┐ ┌───┴────┐
生育期:播种--出苗-------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
└─┬─┘└───┬───┘└──┬──┘
管理措施: 10叶前 10叶后 酌情施肥
↓ ┌─┴─┐ 浇水
蹲苗 11-13叶 (水肥临界期)
↓ ↓ ↓
浅中耕2-3次 重追肥 轻追肥
浇水 浇水
深中耕培土 浅中耕培土
多浇水 少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