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征稿,附带图片,欢迎原创首发。

主笔:春 秋

F

发毛:发火,发脾气。

发迷症:夜游症。

发气案:因生气而短暂昏迷。

发引:出殡。

翻闲话:传递不良信息,引起纠纷。

翻轩:散布别人的隐私。翻旧账。

方伯方向:旧纸扎中的两种豪华造型。有话说:“方伯方向,妨得祖上。”

妨:给人带来晦运,妨害于人,带有神秘色彩。

妨祖:对祖先不利。多用来骂人,口气较重。

房檐前:房子跟前。有风不要抱小孩到房檐前。

房檐水:下雨时房上流下来的雨水。

放转:放一边去。

粉坊:制粉条的作坊。

粪叉:耩粪用的农具。

丰过:物质准备充分,绝对够用。

风发:风寒感冒。也叫拍(撇)吃咧。

风盒(ha):风匣。

风葫芦:纸制的儿童手持的玩具风车。

风门:家门外又一层单扇挡风的门。

风水:住宅及坟地的周围环境,对人家可能产生的影响。另外还有:自觉、自爱、自尊的意思。说某人“没风水”是很严重的批评。相似于汾阳一带:没责势。

逢九:年龄每逢九的倍数,做事说话要谨慎。

浮放:没有固定。

浮头:表面。

复二:出殡次日子女们扫墓祭奠,可以修补新坟,化解悲哀。

G

旮旯:角落。

嘎渣:淘气鬼、坏东西、赖小子。

该:应该、欠。例如:该人的债要还。

该管:管理、经由。

该管它的勒:别管它,由它去。

该叫:活该、该。

该应:注定,应该。

该怎(爪zhua):该怎么办?

改铰:修改衣衫。用旧改新;或把不合适的改好。

改了性咧:有老年痴呆症;有时预料其人将死。

改性:改掉原来的脾性。性格大变。

盖底:被子。

干草:谷子的茎秆,用来喂牲口。

干定:只吃东西不喝水。

赶趁:赶早,赶快,趁早。赶出时间。

赶口:答对如流。

赶禄粮:赶趁地吃东西。批评人吃东西没节制。古人认为人生在世一辈子所要消耗的粮食、银钱、水、穿戴等资源都是有定额限度的,其福禄寿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寿考将尽,但禄粮尚有余额,于是就加快消耗,特别能吃,赶到最后取齐,寿终正寝。如果他寿命还有,可是禄粮已尽,那就会吃不下饭,眼看有东西,就是不能吃,最终取齐。也是古人珍惜资源的意识体现。

擀杖:长而大的擀面杖,年底擀豆面条时多用。

缸坊:制酒作坊。

杠铺:传说中抬杠辩论的场所。

高低、贵贱、横竖:无论如何。

高汤:宴席最后用开水、油花、少量调味品做成的一碗饮料。

告诉:交谈。

钢丝面:用茭面机器制作的面条,流行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间很短。

圪泊:坑。

圪膊:手臂。

圪杈:树杈。

圪侈:撒娇、过分、故意。

圪抽:闹别扭。近视眼看人。

圪瞅:看东西很费劲。

圪绌:皱纹。

圪喘:休息一会。

圪簇:一小捆、一把。

圪搓:搓搓摸摸。

圪蹴:下蹲。

圪褡:块。也指比较短的面条;另:用萝卜腌的咸菜。

圪蛋:一块圆形椭圆形物质。

圪捣:打扰。

圪羝:公绵羊。

圪颠:颠上颠下。

圪洞:比较深的坑。

圪都:聚拢回来,集中在一起。

圪蚪:蝌蚪。

圪逗:挑逗,戏弄,耍笑,开玩笑。

圪窦:大灶台旁的小炉灶。

圪嘟:嘟囔。

圪堆:块头。

圪墩:树身、树根的一部分。

圪咕:象声词。肠子响动的声音。

圪拐:腿瘸。

圪拱:拱来拱去。

圪挤眼:闭眼。有时也潜指人死了。

圪痂痂:液状物体凝固而成的干痂。

圪尖:冒尖。

圪搅:搅动,胡搅蛮缠,把水搅浑。

圪节:一段,一节。

圪卷:卷成一卷。

圪橛:把和好的白面加点油盐裹在棍子上烤出来。是一种哄小孩的快餐食品。

圪榄:树枝木棍以及农作物收割后较粗的秸秆。椽檩圪榄。

圪塄:土埂。

圪狸:松鼠。

圪里:在腋下或颌下搔抓,使人发瘙痒发笑不止。

圪梁:大土梁。马儿梁,蛇狮梁。

圪溜:溜了。偷偷走了。悄言密舌不引起人们注意很快地跑走了。

圪溜:弯曲。

圪喽:呃逆。《忻州俗语志》:圪路。第5页。

圪缕缕:小布条子。可以用来做扎口。

圪眯:丢个盹。小睡片刻。

圪抿:小口喝酒,小口喝水。

圪腻:腻住了。

圪你:给你。

圪拧:拧紧。

圪扭:肘关节。

圪泡:野种,骂人的话。

圪品:体会,反复感受。

圪怯:胆怯。

圪倾:低头,倾斜。如圪倾的头。

圪糁糁:粉末。

圪森:受到惊吓打了个寒颤。

圪膻气:羊骚气。

圪瘆:看着瘆人。

圪沓:说,叙说。瞎圪沓:胡说。

圪台:小台台。

圪躺:稍微休息一会儿。

圪掏:掏出。

圪桃:核桃。

圪跳:跳来跳去。

圪推:拖延。

圪弯:弯曲。

圪膝:膝关节。

圪星:一丁点。他们吃了那么多,给别人连圪星也没有一点。

圪腥气:有怪味。

圪踅(xue):走来走去。

圪災:柴火燃烧没有熄灭的余烬。

圪渣:锅巴。

圪针:酸枣树。

圪枕夹窝:腋窝。

圪转:转游。

圪桩:伐树留下较长的一截。

圪装:装模作样。

圪锥:堆放成冒尖的锥形。

搿犋:两户人家之间的畜力互助。

格(ga)共:总共、一共。与朔平府(朔县、平鲁)“共格”有相似之处。

格架:承受、受得了。

格料:做饭上调料。

格杀、包圆儿:全部接受。《原平方言志》:割杀。88页。

各(ga)人:自己。与别人相对应。

各(ga)人家、各(ga)人阿:本家,自己人,一伙人。

各(ga)自:从来。

各伙:半路夫妻,合伙过日子。

各群:合群。不各群:不合群。

跟众人:出席事筵,按照礼节所带的帮手。诸如:赶车、担食拉的等。主办方要给予报酬。

公该:应该,按道理应该如此。

公匀:有规律,不特殊。

公中:集体,大家。不属私有。

供:猜。猜谜语叫供似儿。同《娄烦方言研究》97页。

供献:白面蒸的造型各异的花馍馍。用作祭祀、礼品、食用。

供桌:神像前、神祖前为供献参拜所设的桌子。

共格:总共、从来、仅仅、无非等,含义更丰富。

孤拐:外踝。

狜子:读为“孤哦”。老鼠。此字写法:上毂下鼠,属于古字古音。

轱辘:车轮。

轱辘辘:擀面杖。

鸪鸪鸠:类似于布谷鸟。

箍漏锅的:流动的补漏锅工匠。

箍桶:加工木桶。

谷汁:谷子外壳。

骨衬:骨骸。略有贬意。

骨骨:核。果核。如枣骨骨,梨骨骨,桃骨骨,杏骨骨。

刮野鬼:不务正业,到处乱窜。

呱庭的:春节期间手持打击乐器走门串户的临时乞讨者。有别于职业讨吃者。也有兼职的。

寡独:孤僻不通人性、说话不考虑别人,拒人千里之外。

拐、拐头:出事、事故、不顺利。

怪气:奇怪。

官道:国道。

官名:大名。多用于正式场合,书面纪录。

管待:招待、接待。

管顾:照顾、承担。

灌米汤:假话奉承蒙骗别人。

罐子:瓷制容器,用来提水送饭。一人罐直到四人罐,表示不同容量。

光景:家境、时光、日子、生活、家庭经济状况。

光景没法过了:日子没法过了。

鬼抽筋:手舞足蹈。

鬼点点:鬼主意。

鬼判:过唱、集会时一种化装小戏,由判官、小鬼组成。告诫诸恶勿作。《原平方言志》:鬼盼。91页。

柜楔:柜橱、碗柜、塞放小物件的柜。趁地方摆放,楔(塞)在那里。

滚水:开水。

锅盔:长圆形酥甜可口的饼子。《原平方言志》:“锅魁”意为饼中之王。见第84页。

锅炉瓷:吹风锅台烧成块儿的灰渣瓷核。前两字连读。

锅渠:大灶台锅周围似渠的部分,饭水溢出可以流走。可放置碗筷等物。

锅塔:锅台、灶台。

锅头:土炕靠近锅台的部位,比较暖和。

锅坐在井口上了:表示火不旺或者火熄了,水永远开不了。

国:念作gua(刮)。

掴(gua)打:拍打。

裹哄:想办法使别人欢喜。

过唱:村中请戏班演出,就像节日一样。比作过年、过节,叫做过唱。

过光景:过日子。好光景:家境殷实。

过生儿:过生日。“儿”轻读。可以为老人或者孩子过生日。也可以是各方神祗过生日:观音菩萨二月十九,王母娘娘三月初三,释迦牟尼四月初八,关云长五月十三。

过逾:过分。

主笔简介:

春秋(笔名),男,山西原平人,太原工作,大学退休教师,热衷于家乡文化,尤其关注老崞县的姓氏谱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