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关于大米的。

周末去朋友家做客,还没进门就闻到一股扑鼻的米香。朋友笑着揭开电饭煲,"尝尝,新买的东北大米,可香了!"盛上一碗,果然,米粒晶莹饱满,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入口软糯香甜,和自家煮的米饭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回老家,父母也拿出自家种的稻谷新米让我带回城里。老人家辛苦一年,就盼着这点收成,我自然满口答应。可是说句实话,自家种的米煮出来的饭,和超市买的相比,口感确实差了一些。

首先是外观上,自家种的米颜色偏暗,颗粒大小不一,甚至有些还断裂了,淘米的时候还能看到不少碎米屑。而超市里卖的米,各个品种都精挑细选,颗粒饱满,色泽光亮,看着就让人更有食欲。

其次是口感上,自家种的米煮出来的饭比较干硬,即使加了足够的水,也难以煮出那种软糯香甜的口感。而超市买的米,尤其是那些品牌大米,煮出来的饭香气扑鼻,口感软糯弹牙,让人忍不住多吃几碗。

最后是保存方面,自家种的米很容易生虫,即使放在密封的米桶里,也难免会有米虫光顾。而超市买的米,因为经过专业的加工和包装,很少会出现生虫的情况,保存的时间也更长。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我咨询了一些种粮的朋友,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品种差异。现在市面上销售的优质大米,很多都是经过杂交培育的优良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而且口感也更好。而自家种的稻谷,很多都是传统品种,虽然更天然健康,但在口感和产量上,和这些优良品种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其次是种植技术。现代农业种植,从选种、育苗、施肥到田间管理,都有着科学的流程和标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水稻的生长环境和营养供给。而自家种稻谷,很多时候还是依靠传统经验,在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上,和现代农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最后是加工工艺。超市里销售的大米,在收割之后,还要经过专业的烘干、脱壳、抛光等一系列加工程序,才能去除杂质,保证米粒的品质和口感。而自家种的稻谷,很多时候只是简单地进行晾晒和脱壳,在加工工艺上相对粗糙,也会影响到最终的口感。

自家种的米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比如更加天然健康,没有添加剂和防腐剂,而且也承载着家人辛勤劳作的汗水。但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来说,想要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米饭,超市里那些品种繁多、口感上佳的品牌大米,无疑是更方便也更美味的选择。

你更喜欢吃哪种米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