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关于大米的。这几年我基本吃的都是公婆种的稻谷,但公婆种的稻谷不懂是怎么回事,那个米不是一颗一颗的,而是大部分都断成了半截,那个米是偏黑偏黄的,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公婆不舍得买好的稻谷种子,而去种那种劣质的米,不然为什么米是又黑又黄呢?
细细品味家中大米的滋味,却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差异。公婆辛勤种植的稻谷,竟然呈现出与市面上截然不同的特点。米粒不仅颜色偏深,还常常断成两半,让人不禁疑惑其中缘由。
每次处理这些家种大米时,都需要格外小心。洗米前要反复挑选,去除混杂其中的碎石和杂质,还得多次清洗才能放心食用。即便如此,烹饪后的口感依旧不尽如人意,无论是煮饭还是熬粥,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更令人困扰的是,这些米似乎特别容易滋生虫子。才存放没多久,就会发现有小虫子在米中穿梭,甚至出现黑点。虽然明白这是纯天然无污染的产物,可口感和储存问题确实让人犯难。
反观超市或杂货店购买的大米,却是另一番景象。这些米粒饱满光亮,煮出的饭香糯可口,让人胃口大开。最神奇的是,它们似乎永远不会生虫变质,无论存放多久都保持良好状态。
这种反差不禁让人思考:同样是大米,为何会有如此天壤之别?是否与种植方式、加工工艺有关?又或者是品种的差异造成的?这些疑问萦绕在心,让人对日常食用的主食产生了新的好奇和探索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