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博山镇:林粮争地起风波,解纷止争促言和
“感谢博山镇平安法治办帮我们处理问题、解开心结,要不然真不知道还要等多久。”近日,淄博市博山区博山镇夏庄村的任先生给镇党委、政府送来了一面锦旗,锦旗上印着“为民办实事 赢得百姓心”,其内心的激动溢于言表。

事前调查做到位
8月21日,夏庄村任某才来到镇上寻求帮助,经询问了解到,任某才与任某红为地邻关系,任某红早些年在任某才的地块里载种绿化树,由于今年天气干旱,导致任某才耕种的部分玉米被旱死,任某才想要任某红杀伐树木。
由于任某红常年在外,多次沟通无果,双方发生矛盾。
当天下午,镇平安法治办组织驻村民警、网格员和专职人民调解员一起来到夏庄村实地察看、询问村民了解情况,初步认定任某才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
列明方案好处理
为快速化解此纠纷,工作人员决定召集村“两委”、村内姊妹花调解队员、党员召开“诸葛亮会”,共同商议处理方案。
在商议方案的过程得知,任某才有三个儿子在当兵,且表现优异多次立功,因为此事,导致儿子们过于担心老父亲而无法安心服兵役。
大家意识到此事影响较大,便共同商议了两种解决方案:一是“背靠背”“面对面”调解,秉持遵循双方自愿的原则,先尝试做通双方工作,待双方当事人情绪稳定、意见接近时,再促使双方心平气和地进行协商,这样简洁、及时、高效;二是诉讼解决,但会涉及损失鉴定等问题,耗时耗力。
经与任某才沟通协调,工作人员决定先采用第一种解决方式。

说事拉理排纠纷
定下解决方案后,工作人员立即与任某红电话取得联系。一开始,任某红不太想沟通此事,多次以不在博山为由推诿。
工作人员没有放弃,多次以唠家常的方式给任某红打去电话,且多次上门说事拉理,在讲感情的同时,也详细为其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篇的相关规定,现在其种植的绿化已对任某才的玉米构成侵权。同时,工作人员指出,因最近天气不好,一旦风大绿化的树木倒向玉米地,造成的损失会更大,或将涉及赔偿的问题。
好事成双得共赢
经过工作人员说理加讲法的解释与沟通,任某红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同意村委协助其把树砍伐,消除隐患。经过为时7天的耐心沟通与调解,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书。
事后任某红坦言,幸亏有工作人员耐心解释,才让自己知道了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也改变了其一直以来对这件事的态度。
下一步,博山镇将继续运用“渠道多元、主体多元、支撑多元、诚心沟通、耐心释解、匠心探求、公心服务”的“三元四心”调解法,扎实推进人民调解工作,积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的渠道。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和急难愁盼上力求更温暖、更高效,真正将问题化解在基层,在“家门口”解决群众的烦心事。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姜涛 通讯员徐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