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玉米青贮保养殖 种养双赢促增收
新天水讯【记者裴婷婷】今年以来,武山县围绕“2+5+N”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把“粮改饲”作为促进种植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进种养结合草畜一体化发展,成功打造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的草食畜牧业生态链条,促进了种养良性互动双赢。

优化种植结构,提升生产能力。推行“养殖企业+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生产模式,以点示范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精选优质粮饲兼用玉米和青贮专用玉米品种,采用机械化种植为主的标准化管理技术,打造千亩优质青贮玉米种植示范基地2个,建成饲草玉米种植基地8个。目前,全县累计种植饲草玉米3.08万亩,预计可产出青贮饲料10.5万吨。

强化技术服务,保障收贮质量。在15个乡镇组建饲草加工技术服务队,通过现场指导、跟踪服务、巡回到场到户指导等方式,对青贮饲料秸秆收割、切碎等饲料青贮全过程进行技术服务,按照“快收、快运、快铡、快贮”要求,确保玉米青贮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已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场次、现场指导12次。
构建种养格局,促进循环发展。打造牛羊规模化养殖基地和绿色标准化饲草种植基地,培育经营主体及骨干企业,实现种养互促、草畜两旺的生态循环发展体系。全县牛存栏达到3.43万头,羊存栏达到10.5万只,累计发展青贮玉米种植主体98家、收贮主体79家,饲料生产企业17家。

完善利益联结,增加农户收益。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三方运营机制,以各乡镇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纽带,以吸纳就业、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等多种方式,把各环节联结,构建草畜利用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全县共有780户玉米种植农户与饲草收贮企业(合作社)签订收贮订单,今年青贮玉米平均亩产可达3.5吨,每吨地头收购价400元,可实现产值63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