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十大引领性技术】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
点击右上方“关注”,免费收到“广西农业推广”的推送。感谢您的关注!
技术概述
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技术以实现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低、田间倒伏倒折率低、机收籽粒破损率低的“三低”为重点,集成配套选用籽粒脱水快的品种、高产抗倒伏栽培技术和低破损收获机械三大关键技术,解决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制约瓶颈,从而满足生产减损、提高效率、节约用工的需求,促进玉米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推动我国玉米生产方式变革,提升产业竞争力。

(一)关键技术环节
一是优选良种。选择经国家或省级审定,在当地已种植并表现优良的耐密、抗倒、适应籽粒机械收获的品种,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不高于25%、倒伏倒折率之和不大于5%,产量与当地主栽品种相当。

二是农机配套。收获机具要求割台设计科学,籽粒破碎率低、秸秆粉粹均匀,总损失率不超过5%、杂质率不高于3%,动力充足,作业效率高。

三是科学施肥。重点抓好大喇叭口期补钾强茎和后期控氮促脱水。根据各地玉米产量目标和地力水平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在当地推荐配方的基础上,氮肥总施用量以测土配方的推荐量为上限并可适当减少,钾肥总施用量以测土配方的推荐量为下限并可适当增加。
四是化控降高。采用化学调控措施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增强茎秆抗倒伏能力,可根据品种特点选择使用化控技术。
五是防控病虫。重点做好种子包衣促壮苗、孕穗期盯防玉米螟和中后期盯防茎腐病,其他措施同当地大田生产。

六是适时收获。在生理成熟(籽粒乳线完全消失)、籽粒水分含量降至25%以下时开始收获。东北地区综合考虑当前玉米品种的后期脱水性限制以及玉米市场收购现状择机收获,黄淮海地区一般9月底或10月初收获。

七是秸秆还田。玉米秸秆使用联合收获机自带粉碎装置粉碎,茎杆切碎长度≤100mm,切碎长度合格率≥85%,抛散均匀。
(二)技术特点
一是成本低、损耗少。采用该技术可减少粮食损失、提高粮食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据测算,该技术比果穗机收节本15%,减少粮食损失6%左右,玉米籽粒机收模式比果穗机收模式提升品质等级1级以上,亩节本增效150元左右,相当于每斤降成本0.1-0.15元。
二是用工省、效率高。玉米果穗机收后要经过晾晒、储存、脱粒等工序,晾晒场地需求大、人工成本高。相比之下,玉米籽粒收获低破碎技术不仅解决了场地不够用和储存难的问题,而且解决了雇工难的问题,其工作效率是玉米果穗机收的10倍左右,每1 hm2能减少1.1个用工,还可以减少150元脱粒费用,达到省时省工,大大提高了玉米种植效益。
三是生态优、效益好。玉米籽粒收获低破碎技术不仅降低了果穗机收后运输、储存、脱粒过程产生的碳排放,而且收获后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有利于培肥地力,避免秸秆集中焚烧引发严重雾霾,减少碳排放,相对玉米果穗机收技术环境友好,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
(三)技术服务模式
主要技术应用载体及服务模式见下表。

集成示范
(一)示范安排。在东北和黄淮海各安排一个示范点。东北示范点品种和机械测试面积不小于100亩,大田集中连片生产示范不小于300亩。品种主要包括泽玉8911、省原96、省原92、金钰26、翔玉791、优迪598、优迪919、金粮58、金粮59、富民108等经过行业筛选的、通过国家及省级审定的或进入生产性试验的高产高效籽粒机收代表性品种。机械主要包括凯斯4088、谷王2118等进口和国产两大类机型。
黄淮海示范点品种测试示范点面积120亩,机械测试示范点(单一品种)面积30亩。品种主要包括登海111、丰德存玉10号、丰德存玉13号、MC121、京科999、郑原玉432、国禾918、存玉739、美德001、鲲玉10号等经过行业筛选的、通过国家及省级审定的或进入生产性试验的高产高效籽粒机收代表性品种。机械遴选科乐收4YZL-5CZ、雷沃4YL-5M、中联重机4YZL-5BZ、河南沃德4YL-5、凯斯纽荷兰4YL-6、约翰迪尔4YL-5(W100)、山东金大丰4YZL-5、山东亚丰4YZL-6S、山东国丰4YL-4、约翰迪尔R230等机型。
(二)效果评价。在收获前1-2天进行预收获,调查同一机型收获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倒伏倒折率、果穗下垂率、收获前落穗率以及收获时品种的含水量、籽粒破碎率、落粒率、漏穗率等指标,为筛选品种提供依据。调查同一个品种的情况下,不同机型喂入量、作业速度、总损失率、籽粒含杂率、籽粒破碎率、秸秆抛洒均匀度、秸秆切断长度合格率等指标,为筛选机型提供依据。
(三)效益评价。记录全程生产成本(包括生产资料投入、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储运和烘干等);调查机收粒至销售各个环节的成本和收入;跟踪调查附近农户穗收至销售多环节成本和收入。根据综合效益,提供最优的技术方案和模式。
(四)示范推广。结合示范品种的不同生育期和粮食市场的收购进度,东北示范点在10月中下旬召开现场观摩活动,黄淮海示范点在9月底10月初举办现场观摩活动,参加人员包括有关省科教处、推广站、农机站、种子企业、农机企业、农机合作社、种植合作社(大户)、粮食收贮企业等方面代表。
(五)总结宣传。项目承但单位总结技术集成示范中的好经验好成效,注重网络、电视、报纸等多途径宣传。2020年底各单位要完成并提交包括技术总结、效益分析、实施效果和措施建议在内的示范项目工作总结报告。

技术依托单位
(一)牵头单位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
(二)集成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三)示范展示单位
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中心、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农村局、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农业农村局。
来源:中国农业技术推广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转载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头条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