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玉”见你 田野响起“丰收曲”
凉风习习
秋高气爽
秋收正当时
走进会宁的田野里
人声鼎沸、机器轰鸣
车辆往来穿梭
今年该县种植的
“一穴多株”玉米
“喝”饱了水后铆足了劲生长
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走进甘沟驿镇六十里铺村
络绎不绝的三轮车和拖拉机
满载着金黄的玉米
满载着人们丰收的喜悦
奔跑在高标准的通组水泥路上
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到处呈现出
丰收景象和忙碌的身影
目前
会宁县在黄灌区种植的
“一穴多株”玉米进入采收期
当地群众及时采收
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会宁县甘沟驿镇六十里铺村村民 王玲霞:我们家总共种了七亩地,其中两亩流转了,现在一共种了五亩地,全部是玉米。今年水上的及时,玉米长势很好,希望今年能卖个好价钱。



六十里铺村郭窑组村民魏辉常年出外打工
正值玉米丰收季节
他也趁着假期回家掰玉米
起早摸黑准备忙乎一个礼拜

会宁县甘沟驿镇六十里铺村郭窑社村民 魏辉:今年的玉米收成还可以,挺好的。家里养了两头猪,养了几只鸡。老母亲一个人,回来帮老母亲收拾一下。



玉米“一穴多株”种植新模式
采用的是大行距、宽穴距
有利于玉米生长期通风透光
并具有抗病、抗倒、抗旱
耐涝和省工、省力、省心
省时、增产潜力大的优点
近年来,会宁县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引导农民科学种粮,大力推广玉米“一穴多株”种植技术,着力解决玉米在高密度条件下的通风透光矛盾,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经测产,今年六十里铺村灌区玉米亩产可达1100公斤。

会宁县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 任亮:甘沟驿镇六十铺村采用的技术是减穴增株。行数由原来的三行变为两行。株数由一株变为两株。这里既是黄灌区,也是保灌区。根据刚才的测产显示,这里的产量能达到1100公斤左右。


六十里铺村位于会宁县甘沟驿镇南部
全村耕地面积9303亩
其中水浇地4093亩
今年以来
六十里铺村按照全县灌区发展要求
积极推广覆膜栽培
减穴增株等高产种植技术
为秋粮增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会宁县甘沟驿镇六十铺村党委书记 郭振:今年灌区供水及时,同时增加灌溉次数。预计今年灌区玉米亩产能达到2000斤左右,灌区玉米长势比较好。
(会宁融媒记者 郭琼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