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产区·大粮仓丨良田有“吉”食 丰收正当时

眼下的吉林大地如诗如画

依托有着“耕地中大熊猫”之称的黑土地

吉林省集汇一春一夏的蓬勃之力

托举出遍地的耀眼金黄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份

吉林省常年粮食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678.5万亩

占全省永久基本农田57%

吉林省农业部门测算

今年丰收已成定局

粮食总产量有望继续保持800亿斤以上

早稻将收 迎来“第一碗新米”

眼下 梅河口市6万亩早稻迎来收割

早稻

顾名思义就是成长期更短

收割更早的水稻品种

一般要赶在中秋节前上市

是端上餐桌的“第一碗新米”

今年 梅河口的早稻种植面积扩大到6万亩

比去年增加近一倍

预计将在9月末全部完成收割

产量预计在6500万斤左右

是一个妥妥的丰收年

深入庄稼地 粮食增产底气何来?

今年

吉林省分解下达了

9000万亩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目前 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678.5万亩

大力推广实施了保护性耕作技术

预计今年可以实施3300万亩

吉林省所有产粮大县

都参与到单产提升行动之中

共建设高产高效攻关示范区25个

近年来

吉林省耕种收全程农业机械化率

已经达到了93%

圆滚滚 金灿灿 一粒豆激发大产能

吉林省敦化市大豆种植面积超97万亩

判断大豆能否采收 关键看其水分...

还要看其颜色 又要辨其声音

今年种植的大豆出油率更高

过去 一斤大豆能出油约1.9两

现在 在同样的榨取工艺下

一斤大豆能够出油约2.2两

“梨树模式” 保护性耕作增产增益

“梨树模式”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

秸秆还田 免耕播种

在适宜地块中采用秸秆覆盖免耕5年后

土壤有机质可以增加20%左右

每公顷可节约成本1000元左右

平均产量较非保护性耕种模式高出5%~10%

今年 梨树县玉米种植面积338.5万亩

其中采用“梨树模式”耕种的占80%以上

截至目前

吉林省“梨树模式”推广面积扩大到3283万亩

鲜食玉米“鲜”声夺人 肴肴领“鲜”

在“中国玉米之乡”——吉林省公主岭市

鲜食玉米即将采收

与普通玉米相比

鲜食玉米颜色丰富 营养价值高 口感好

今年

公主岭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

预计可生产鲜食玉米4亿穗以上

不久后

吉林省将迎来水稻、玉米、大豆等

主粮全面丰收的时节

在这片广袤无垠的良田

一道道“吉”食即将亮相

大国“粮”策在吉林的实践不断加深

农业大省的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也必将扛得更稳


总台记者丨公海泉 周军 赵文彬 胡子淇 梁洋

责任编辑:贾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