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受质疑的农业保险,如今发生3点变化,可以放心购买了吗?

#保险护航 安心种粮#

对于农业保险,很多种植户都不明就里,往往是稀里糊涂地缴,稀里糊涂地赔,就像前段时间,村微信群里催促大家缴纳2022年的小麦保险,喊了很多次,却得不到积极回应,这是因为,很多村民在本年度缴纳了玉米保险,每户保险金为50元,结果今年玉米发生了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产量受到很大损失,然而到了赔偿的时候,每户只赔了101.5元。

这样的赔付结果自然让很多人无法满意,在询问村里有关负责人时,相关人士介绍,玉米保险分为两种,一种是镇里统一收缴,国家补贴一大部分,个人缴纳一少部分的方式,这种保险到秋季以保险公司定损为准,可能缴5元赔10元,反正是赚,缺点是万一遇到重大灾害,赔付的也少。

另一种是个人到县级及以上保险公司主动缴纳,以往没有国家补贴,需个人全额承担,像一些种粮大户及经济作物种植户,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当下,就比较注重农业保险的投入,缺点是正常年份一分不赔,优点是遇到重大灾情可以极大减少损失。

对于第一种保险方式,村民之所以不感兴趣,除了投保细节农户无法知情外,还有赔付数额太少的缘故,如果家里有10亩田,仍是缴纳50元保费,按照今年赔付101.5元/户计算,平均每亩的赔付金额是10.15元。

但也有人认为,蚊子腿上的肉也是肉,能多收入50元,即便是买糖吃也是甜的呀!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购买农业保险出现赔偿纠纷等现象,这些负面因素无疑让农业保险信誉受损,从而产生更大的质疑,这也让当前的农业保险备受争议。

但农业保险又是农业种植的保护神,特别是种植大户及经济作物种植户,由于投入成本较大,没有农业保险的保驾护航,种植事业就有可能因为一次重大自然灾害而从此一蹶不振。

对此,据农业专家透露,近期,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印发通知,指出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2022年实现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的产粮大县全覆盖。

该专家还分析了通知的核心内容,即在“保险护航,安心种粮”的宗旨下,至少透露出三点核心要素:

一、2022年将加强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三大主粮”作物的保险力度,也就是说,在粮食安全的大环境下,农业保险将优先在粮食作物方面实施,因此,说粮食种植户优先受益也是有根据的。

二、13个粮食主产区全覆盖。将农业保险从2018年开始在内蒙古、辽宁、安徽、山东、河南及湖北等六个粮食主产区完全成本保险(保险金额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农业种植总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因市场行情波动所导致的产量及收入损失保险)试点,延伸到13个粮食主产区,几乎实现了产粮大县全覆盖,且兼顾了适度规模种植户和传统种植户。

三、为减轻种植户投保压力,国家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通知规定,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投保农户保费实施补贴,省级财政补贴不低于25%,在此基础上,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补贴45%,东部地区补贴35%,如此两者叠加,农户的投保压力就相对降低许多,在此框架下,各地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施办法。

在农业依然“看天吃饭”的当今,自然灾害成了左右农业生产进退的“魔咒”,如果没有农业保险的护航,规模农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此次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升级及种粮地范围的扩大,势必会促进人们种粮的积极性。

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让种植户真切了解透彻每一例条款,以及农业保险对不同程度自然灾害所定损的规则细节,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切实可行的赔付制度完美落实、增加农业保险的透明度,唯有如此,才能减少投保争议、避免投保纠纷,以及充分调动种植户的参保积极性。

面对2022年的农业保险新举措,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欢迎大家积极交流分享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