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顺邦加持下,“90后”新农人如何玩转秸秆打捆

海原县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方土地独特的农业结构。

据了解,当地主要以种植玉米和杂粮为主,每年玉米收获后,田间剩下大量玉米秸秆。以前这些秸秆要么就地焚烧,要么作为柴火。而近些年,在秸秆综合利用等政策的大力推动下,玉米秸秆逐渐成为了“香饽饽”,推动畜牧养殖业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

海原县小成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马小成正是乘着这股“东风”,在顺邦打捆机的加持下,一路劈波斩浪,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弄潮儿”。

跨行的契机

1991年出生的马小成是一名实打实的“90”后,对于为何选择返乡务农,并成为一名养机人,马小成给出了专属于他的答案。

马小成表示,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看惯了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他来说,农业从来都是一个辛苦的行业。因此,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跳出农村,去大城市去闯一闯、看一看。所以,在完成学业后,马小成选择前往宁夏从事餐饮方面的工作。

“小时候向往大城市的生活,等真正走出来,体验过城市繁华背后的艰辛之后,我发现自己很怀念滋养我长大的那一方土地。”马小成感慨地说道。

但促使马小成从银川返回家乡务农,还是因为一次偶然间与父亲的对话。在一次日常电话聊天中父亲告诉他,随着大批像他一样的年轻人外出务工,“无人种地”的尴尬现象在当地逐渐显现。因此,土地流转政策在当地逐渐推行开来,政府也鼓励有能力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让土地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父亲的一番话就像是一颗种子,在马小成的心底生根发芽。趁着一次休假回家,他观察发现,种地早已经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大量现代化农业机械被用于农业生产,种地开始变得“简单、轻松”了。随即他辞掉银川的工作,返回家乡成为一名“新农人”。

初遇顺邦打捆机

回到家乡后的马小成流转了大量土地,种植小米、高粱等小杂粮。据他介绍,2023年其合作社流转的土地规模达到了2000多亩。与此同时,马小成还于2022年入手了一台顺邦打捆机,由此进入秸秆打捆社会化服务行业。

因气候关系,海原县是一年一熟,秋收后是属于土地和人的“漫长修养期”。而闲不住的马小成发现,每次玉米收完后,田间有着大量的玉米秸秆等待进行打捆离田处理。

“秸秆打捆作业都是在秋收之后进行的,我想着要是能够入手一台打捆机进行秸秆打捆作物服务,既不耽误流转土地的农业生产,还能多一笔其他收入。”马小成说道。

有了这个想法后,马小成就开始考察海原县在售的各种打捆机,并深入打捆作业现场观察不同机器的作业效果。最终结合朋友的推荐,他选择了顺邦打捆机作为自己致富路上的“搭档”。

真正开始秸秆打捆作业后,马小成就觉得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首先是质量可靠、效率高,一个作业季下来,顺邦打捆机很少出现故障,不耽误干活,正常情况下单个小时的作业量可以达到100包以上;第二点是揉丝效果好,当地打捆后的玉米秸秆主要是用于畜牧养殖,这就要求将秸秆粉碎揉丝,而顺邦打捆机具备的‘二次揉丝功能’,经它捡拾打捆后的草料牛羊更爱吃,也就更受养殖户的喜爱;第三点是除尘效果好,顺邦打捆机通过增大搅龙筒体除尘孔面积和抛料筒除尘面积,提升‘二次’除尘能力,使得打捆后的草料适口性更好。”马小成高兴地说道。

赚钱又省心,致富路上好伙伴

据马小成介绍,2022年买的秸秆打捆机到当年作业季结束,总共完成秸秆打包50000包,按照每包作业费7~8元计算,除去各种费用后,不仅回了本还能再赚不少钱。

“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就可以实现这么高的收入,简直比种地还划算。”尝到甜头后的马小成在2023年又购入了一台顺邦打捆机。也是凭着顺邦打捆机优良的作业性能,马小成每天都能接到订单,作业量也越来越大。

据马小成统计,2023年他的2台打捆机作业量可以达到100000包,而第一台打捆机在2022年就已经回本,因此他在2023年的收益会更加可观。

马小成还表示,除了机器性能好、效率高、能赚钱外,顺邦农机在售后服务这方面也做得很到位,可以说是“随叫随到”。机器出现故障报修后,维修人员很快就能够到达现场,不会耽误干活。并且配件的保障方面也很及时充足。

最让马小成满意的还是购买机器后的培训服务。“每年的打捆机销售旺季,顺邦农机都会针对购机用户组织培训活动,以便作业季来临时可以直接接单作业。并且,培训中还会对作业时可能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做出讲解,这样在真遇到问题时,不用等维修人员赶到现场,我们自己就可以解决,大大节省了时间。”马小成说道。

谈到接下来的计划,马小成表示,2024年还会再购入一台打捆机。对于品牌和机型的选择,他毫不犹豫的说道:“当然还是选最新款的顺邦打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