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下跌幅度有所趋稳,玉米还能不能上涨,全看这次了!

现在玉米成了市场上的“主角”。最近山东地区的深加工端,玩起了“捉迷藏”,车辆少了,落价的深加工也开始减少,降价的幅度也还有有所收紧,而东北地区相对山东地区的话,下滑幅度虽然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东北地区的玉米下滑面积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了。

现在山东地区的深加工端,看着是车辆少了,看着像是需求减了,其实深加工的库存并不好,不光没有减少多少,反而最近还有所小幅度的增加。但是为啥玉米的下滑幅度还是减缓了呢,这又是为啥?库存并不紧俏,但是为啥出现下滑减缓,这点确实值得思考。

点击此处可观看本文视频

视频加载中...

现在眼看着华北新玉米要上市了,而新季玉米上市就像是进入了新一轮的“周期”。虽然市场上有声音还在喊着“惜售”,但现在这个节骨眼,谁能真正的做到“惜售挺价呢”?新季玉米基本上要上市,现在手里有大量“老玉米”库存的贸易商、粮商,只能选择赶紧出售。

甚至不惜主动降价,也要赶紧出售,“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虽然天天盼着玉米价格能来个“大反转”,但手里出售的速度并还没有太大的减缓。但是很奇怪,现在手里没有多少“老玉米”库存的,又盼着价格再跌跌,好来个抄个底,完全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声音”。

说起来,山东深加工对玉米的需求,可是杠杠的。按说这样的需求,玉米价格早该“飞天了”。但为啥没“飞”?第一点因素就是,天气,前段时间的持续降雨,让华北地区的贸易商、粮商们,紧赶慢赶出售了一批玉米;但是现在又要迎来新一轮的持续降雨。第二点因素是新玉米上市后,库存压力会更大,也就导致现在玉米的行情如此波动。

现在华北玉米的价格虽然下滑幅度有些减缓了,但是还在下滑当中。虽然现在还在下滑,但并不代表着后续没希望上涨。为啥还有希望上涨?新季玉米上市以后,明面上来说玉米的竞争压力大了,但是新季玉米上市后,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够投入使用,而玉米也会进入一个“空窗期”。

进入“空窗期”的玉米,侧重点会逐渐趋于“老玉米”,老玉米的需求上来了,价格肯定也会有所增加。但是刚刚不是说,规模较大的深加工不缺库存嘛。这点没错,但是规模较大的深加工不缺库存,但并不代表其他地区、其他深加工不缺库存。

现阶段,东北地区的深加工端的库存量并不大,等新季玉米上市以后,华北地区的玉米价格很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反弹,而东北地区的玉米行情,可能会出现相对比较明显的反弹。但反弹能持续多久?谁也说不好,能上涨多少,也说不好,但是上涨的幅度预计不会特别大。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只是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