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高血脂的“发物”?常吃玉米对身体有什么好处?医生告诉你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
王大叔是一位退休工人,最近被医生确诊为得了高血脂,医生建议他调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食物,王大叔听从医嘱,决心改掉过去的不良生活习惯。
但当他回到家,看到妻子正在煮玉米粥时,不禁犯了难:玉米不是高血脂患者的"禁品"吗?自己还能不能吃呢?

带着满腹疑虑,王大叔决定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家庭医生李医生说王大叔的担心很正常。坊间确实流传着'玉米是发物'的说法,但从营养学角度看,这种说法并不科学,相反,适度食用玉米,对高血脂患者而言,反而大有好处。
王大叔好奇地问:"玉米究竟有什么神奇的营养价值呢?为什么有人说它是'发物'呢?"
玉米的惊人之处,首先在于它富含膳食纤维,尤其是水溶性膳食纤维,这些纤维可以在肠道内形成凝胶状物质,犹如'魔法屏障',阻挡胆固醇的吸收,从而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那到底为什么会有人说玉米是'发物'呢?这可能源于玉米的淀粉含量较高,一些人认为,淀粉会快速升高血糖,进而加重高血脂。但是事实上,玉米的淀粉多为支链淀粉,消化吸收较为缓慢,不会引起我们血糖的剧烈波动,而且,玉米的生糖指数只有53,远低于精白米饭的89,因此,玉米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发物'。
王大叔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除了膳食纤维,玉米还有哪些营养成分呢?"
玉米可谓是大自然的营养宝库,它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玉米黄质中的玉米黄素和玉米黄醇,更是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够抑制血管炎症,保护心血管健康。此外,玉米还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而这些维生素在脂肪代谢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最后是饮食搭配,玉米只是均衡膳食的一部分,还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食物,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控制血脂。
事实上,大量研究证实了玉米膳食纤维的显著降脂作用,美国农业部的一项研究发现,富含玉米的饮食方案,可使总胆固醇下降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6%。这主要归功于玉米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如半乳聚糖、果胶等,它们能够干扰胆固醇吸收,促进胆固醇代谢,从而有效降低血脂水平。

与白米白面等这些精制谷物相比,玉米的血糖反应更加的温和,玉米的升糖指数也远远低于精白米饭。因此,我们适度食用玉米时,并不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反而有助于我们血糖血脂的平稳控制,当然,对于一些合并糖尿病的高血脂患者来说,玉米的食用量仍然需要严格把关。
玉米多酚等微量营养素,也是保护我们心血管的"无名英雄",而玉米黄质中的玉米黄素,可以抑制血管壁胆固醇沉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玉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则有利于优化血脂谱,提高有益胆固醇水平,此外,作为优质植物蛋白和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玉米对维持机体健康不可或缺。

在享用玉米的同时,高血脂患者还需牢记几点饮食箴言,比如挑选新鲜嫩玉米,避免霉变产生致癌物;蒸煮或炒食,需要远离高脂肪烹调;每天的摄入不超1-2根玉米,防止热量过剩。
对高血脂患者而言,在医生指导下,适量享用玉米,既可保证营养均衡,又能避免血脂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