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养殖成本——饲料豆粕发酵剂来告诉你答案
饲料豆粕发酵剂
适用范围
猪、牛、羊、兔、鸡、鸭、鱼、虾、蟹等。
【功能特点】
⑴ 降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大幅度的提高饲料在动物肠道中的消化吸收利用率。
⑵ 饲料经过发酵会繁育出大量的益生菌和酶类代谢产物,添加日常饲料饲喂可增强动物免疫力。
⑶ 发酵物手感润滑、气味醇香、适口性好,动物爱吃。
豆粕是一种优质的植物性蛋白源,营养齐全,粗蛋白含量高,是目前饲料工业和畜牧业应用最为广泛的蛋白质饲料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后,能将高分子蛋白降解为多肽和游离氨基酸等有益成分,可有效钝化抗营养因子活性,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益生菌、微生物蛋白等物质,能将高分子蛋白降解为多肽和游离氨基酸等有益成分。发酵豆粕是为提高豆粕消化率,降低其抗营养因子,经一定工艺和技术手段发酵后的豆粕。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饲用豆粕一般是高温豆粕,蛋白变性比较严重,溶解性较差,会影响蛋白的消化,而且还含有一定的抗营养因子和胀气因子,这些对于畜禽,特别是对幼仔来说,是不利的。但是由于豆粕蛋白来源量大,相对于鱼粉来讲价格较低,是饲料配比中主要的蛋白来源,目前尚无更好的替代品。因此对豆粕加以改良,提高其消化率,降低其抗营养因子,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将豆粕进行发酵,便是其中的一个改良方法。
作用机理:
(1)酵母菌属兼性好氧菌,在有氧条件下消耗氧气,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糖酵解,产生酒精和有机酸。酵母菌的作用:主要利用饲料中的单糖和双糖,也能利用可溶性蛋白。发酵过程中酵母菌能产生较多B族维生素,降解部分游离棉酚,脲酶和硫苷等抗营养因子,有利于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2)乳酸菌基本上是厌氧菌,单糖和双糖是其能量来源,可以把六碳糖转化成乳酸和乙酸等有机酸。如果发酵原料中含有较大比例果渣、玉米浆、糖蜜或甜菜渣等含糖量高的农副产品时,乳酸菌就能顺利完成发酵,产生大量有机酸。
(3)芽孢杆菌对原料的降解能力比较强,能分解水溶性较差的蛋白,对提高饲料原料的消化吸收有很好地促进作用。在发酵过程中,芽孢杆菌消耗氧气为乳酸菌创造厌氧环境。
发酵剂的用法用量:
1公斤发酵剂处理1吨干饲料。
被发酵物料和水适量比例混合(物料水分含量大约在60%,简易判断办法:手抓一把物料用力握紧,指缝有水渗出但不下滴,指缝若没有水渗出,证明物料偏干;指缝若滴水,证明偏湿。偏干和偏湿均会影响发酵效果。), 撒入发酵剂进一步拌匀,堆成20-50厘米厚度堆,室温高可以堆薄点,室温低适当堆厚点,通过控制堆的厚度来调节发酵的料温。这个期间的发酵温度控制在20-40℃之间,最适合发酵温度25-35℃。经过24-72小时发酵后会有自然散发出的甜香味(夏季这个时间会缩短),即可拌入日常饲料饲喂,饲喂不完的料要密封扎好,后面继续做添加直到用完为止。
注意发酵料饲喂时的添加量循序渐进,由少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