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甜玉米,甜玉米栽培技术,甜玉米对土壤的要求与整地

今天我们来聊聊甜玉米对土壤的要求与整地。

1.甜玉米对土壤的要求

根据全国各地试种的情况以及在南宁、深圳、武鸣的试验结果,甜玉米的适应性较广,但以pH值6.5-7之间的壤土、沙壤土及粘壤土为好。

甜玉米是好温热、喜肥水、需氧多、怕涝渍的作物,过酸、过粘和瘠薄的土壤都会使甜玉米生育不良。盐碱土也对甜玉米生长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在7~8叶之后危害更大。

2.深耕与施肥

(1)深耕的作用与原则:据各地试种反映,无论南方与北方,肥土和瘦土,在原先浅耕的基础上,适当加深耕层都有利于甜玉米的生长。如原广西农学院测定,耕层由15厘米加深到24厘米,植株根系大量分布于15-21厘米土层中。可见,深耕使土壤松软,加强蓄水保肥能力,有利于播种后出苗整齐,扩大根系的营养面,提高了抗旱能力,故深耕对甜玉米的根系发育有良好的作用。又如云南、贵州一些试种者把甜玉米种在窝塘里,增产显著,青苞比一般的长5.0厘米左右,增产25%左右,原因就在于挖了深约35厘米的大窝并大量施用有机肥,使甜玉米生长在深厚肥沃的土壤条件下,有利根系发育。

据对甜玉米根系的剖面测定,其根虽可深入土中1米以下,但70%~80%分布于0~30厘米的土层内。因此,深耕的最大深度以30-40厘米为宜。但生产上耕地的深度,除依根系的分布深度外,还应视气候、土壤、施肥、原有耕层等具体条件灵活运用。土壤肥力高,耕层厚,基肥施用量多的,深耕可达30~40厘米;反之,肥力低,耕层浅,施肥少的,则不宜耕得过深,以免过多翻出生土,影响甜玉米生育。为改善底土的水气状况,粘土、壤土可以深些,而沙土则可以浅些。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不宜深耕。

春种甜玉米,冬闲田因有秋冬犁晒时间,一般要进行深耕;而夏秋甜玉米与一年多熟制甜玉米,则因季节紧迫,又不宜耕地过深,以免延误播种期,产生芽期受涝,影响幼苗生长;多雨地区,也不宜耕得太深,否则土壤蓄水过多,氧气缺乏,土深、土温低,会影响甜玉米生育。深耕原则是"表土在上,心土在下,上翻下松,不乱土层",即深耕时不要把表土和心土混翻在一起,否则不但不增产,反而减产。深耕还要结合增施肥料,特别是增施有机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2)整地方法:土壤的耕整,除了根据气候、土壤与根系分布等因素外,还应根据甜玉米不同播期来定。

春播甜玉米田的耕整。一般冬闲田及春马铃薯套种甜玉米的,无论采用全面或局部深耕,都要在前作收后的适宜耕期中,争早抢摘(土壤湿度)进行深耕。

冬季作物间套种春播甜玉米的,土壤不能进行全面深耕晒冬,一般应在冬春期间,深挖或深犁前作的宽行,达到局部深耕晒土目的。

成熟的甜玉米杂交种子皱缩,千粒重小,其淀粉含量仅为普通玉米的2/3左右。普通甜玉米01号干粒重约为200克,超甜玉米20号约为125克,而一般玉米的干粒重约为300克,可见成熟的甜玉米种子的营养比普通玉米少,出苗时顶土力较弱。因此,播种前的整地比普通玉米要更精细,切实做到土壤细碎、松软、平整,在春季雨少、冬季不冻的地方,一般多耙少犁,或只耙不犁,保持土壤水分,以利播种保苗。据调查,在春旱情况下,在冬季耕翻的基础上,只耙不犁,春播甜玉米,缺苗少,出苗比较整齐,而进行两犁两耙的,土壤水分损失太多,缺苗率高达30%~40%。

南方多雨,为不使甜玉米受涝及土层被冲刷流失,结合整地还要搞好开沟起畦。畦的大小与沟的深浅、走向,需根据地形来定,以利于灌溉和排水。为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产量,甜玉米种植行向要尽量采用东西走向,结合宽窄行,也利于田间管理。

夏、秋甜玉米田的耕整。夏、秋甜玉米土壤的耕整质量,原则上应与春播甜玉米一样。但夏、秋甜玉米早播是增产的关键,精细整地与早播有很大矛盾,尤其在生育季节较短的地区,矛盾更为突出。进行深耕细整之后再播,会延误播期,降低产量。如果只为了争时间抢季节,不耕整土地即板茬下种,则易导致杂草滋生,土壤板结,幼苗扎根困难,会发黄发红,生长瘦弱,而且将来不便管理。为解决种早与整地种好的矛盾,必须在前作成熟时期,采取随收随耕随播种的办法。也可先耕甜玉米播种行,待玉米出苗后,再耕犁行间。

若甜玉米连作,下造甜玉米可免耕。播种时,在大培土沟的两侧,用牛将垄边土往沟里犁翻,或人工铲、挖,形成种植沟,施肥,下种或移栽,通过大、小培土,使原来的沟变小行,形成垄,而原来的垄变成大行的培土沟。

好了,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可以能帮助到大家,那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