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有十几种,只有这4种,对控糖有好处,你选对了吗?
今年60岁的李爷爷患有糖尿病10余年。自从得病后,李爷爷平日里十分注重生活的饮食结构。最近他经常听到网上的广告商和营养学家宣传说“五谷杂粮,燕麦称王”,燕麦是非常健康的主食,尤其十分的适合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用燕麦当做主食,不仅能够管饱,而且对血糖的影响也是十分小,还会有一定控制血糖的效果。
于是,李爷爷就到超市买了大量即食燕麦片坚持长期食用,结果,不但没有降低血糖,反而在自我检测之后发现,餐后血糖数值总是异常升高。

李爷爷带着疑问找到了一直以来关系都不错的医生,经过医生详细的解答才明白:
原来,即食燕麦是一种燕麦加工品,经过一系列工艺手段,破坏了燕麦的天然结构以及原本的营养成分,甚至其中加入了坚果碎、油脂、水果干等物质,不但达不到燕麦原本的控糖的果,还会使血糖升高。
目前市场上的燕麦根据加工方式可以分为整粒燕麦、钢切燕麦、生压片燕麦、厚燕麦片、即食燕麦、速食燕麦等等十余种,但是其中只有4种对控糖有好处,即
1、整粒燕麦:可以分为两类,一种皮燕麦,是带壳的;一种裸燕麦或者燕麦米,是不带壳的,它们的物理结构与营养成分都没有改变,含有丰富的的β-葡聚糖。

2、钢切燕麦:就是将整粒燕麦切成了几段,降低了燕麦的蒸煮时间。同时其对燕麦的天然结构破坏也是很小的,营养成分也几乎没有变化。
3、生压片燕麦:就是用一些物理操作方法将燕麦压成片,其中燕麦的天然结构没有大的破坏,营养成分也没有大的改变。
4、厚燕麦片:也可称为传统燕麦片或者老式燕麦片,就是将燕麦先经过轻度蒸汽或者轻度的加热处理后,再用间隙大的工具将其碾成片,蒸煮时间更短,其对燕麦的结构破坏也相对较小。

一、为什么上面4种燕麦对控糖有好处?
1.燕麦的结构与功能:
燕麦作为乔本草木科植物,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良好配比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独特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中的燕麦β-葡聚糖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成分。
β-葡聚糖主要存在于燕麦籽粒细胞壁的亚糊粉层和糊粉层,β(1→4)糖苷键和β(1→3)糖苷键连接β-D-吡喃葡萄糖单位形成其基本结构,其属于一种高分子无分支线性黏多糖。

谷类作物中燕麦的β-葡聚糖含量是最高的。
FDA在1977年发表声明称机体在食用燕麦一定时间后,达到燕麦β-葡聚糖的阈值,燕麦降血糖功效就会体现出来。
2.燕麦β-葡聚糖对食物血糖指数的影响:
GI即血糖生成指数,一般指的是机体在进食食物后,机体血糖的升高值与为葡萄糖的血糖升高值之比。而添加燕麦β-葡聚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食物GI值的作用。

3.燕麦β-葡聚糖对机体血糖的影响:
燕麦β-葡聚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葡萄糖在机体内的扩散速度和吸附水平,起到降低机体餐后血糖的作用。同时燕麦β-葡聚糖也可以有效降低机体的空腹血糖。
4.燕麦β-葡聚糖高黏性对血糖影响:
β-葡聚糖因其黏性特质容易形成高黏性环境,在胃肠中形成一层物理屏障,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食物与消化酶的接触,一定程度上的延缓胃排空,肠道蠕动速度减慢,葡萄糖在小肠中的吸收减少[5],进而起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
燕麦β-葡聚糖的黏度由其分子量和含量决定,不同的加工方式,如过高的粉碎粒度、过高的温度、压力以及生产环境和酶催化等都会影响其分子量,从而影响燕麦中β-葡聚糖的含量和其生物活性。

上述4种燕麦没有过多的采取加工方式,天然结构破坏的相对较少,营养成分也没有大的改变,β-葡聚糖也没有被过多的破坏,因此可以很好的发挥燕麦的控糖功效。
二、为什么其他燕麦片不具有控糖效果?
1.燕麦结构的破坏: 除去上述4种的燕麦片,其他的都属于燕麦加工品,它们都经过了一定的工艺加工方法,很大程度上的破坏了燕麦原本的物理结构、营养成分等。
2.添加其他成分:商家为了提高食用感,还可能往其中添加了白砂糖、坚果碎、水果干等物质。

以上这些原因使得燕麦不仅达不到原本的控糖效果,还会使血糖升高,威胁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
三、糖尿病患者燕麦片的选择与食用的建议
1.选择颗粒较完整的燕麦:一般燕麦的颗粒越完整,物理结构破坏越小,降糖的效果也就越好;
2.选择生燕麦片,避免免煮麦片:一方面是因为生燕麦片含有的丰富的β-葡聚糖,在免煮燕麦的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将其破坏。另一方面是因为食物的烹饪手法也会影响其升糖指数,免煮燕麦已经经过一定的程序加工成熟食,就可能在二次烹饪的时候导致烹饪时间过长,导致升糖指数升高。

3.无甜味麦片:因为有甜味的麦片可能是其中添加了一些糖分,吃了之后不仅不会降低血糖,还会升高血糖;
4.适量食用:食用燕麦片需要适度,不能因为它具有控糖效果就过量食用。同时糖尿病患者还要酌情考虑减少其他的主食量,其它的控制血糖的方法也要相互配合,更好的控制好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因为个体差异性,建议糖尿病患者具体的治疗方案以及饮食的结构的调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个人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参考文献
[1] 韩敏.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1):30-32.DOI:10.19435/j.1672-1721.2021.01.012
[2] Sadiq Butt M, Tahir-Nadeem M, Khan MK, Shabir R, Butt MS. Oat: unique among the cereals. Eur J Nutr. 2008 Mar;47(2):68-79.doi: 10.1007/s00394-008-0698-7. Epub 2008 Feb 26.
[3] Jenkins AL, Jenkins DJ, Zdravkovic U, Würsch P, Vuksan V. Depression of the glycemic index by high levels of beta-glucan fiber in two functional foods tested in type 2 diabetes. Eur J Clin Nutr. 2002 Jul;56(7):622-8. doi: 10.1038/sj.ejcn.1601367.
[4] He LX, Zhao J, Huang YS, Li 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ats and beta-glucan extract intake in the management of HbA1c, fasting glucose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Food Funct. 2016 Mar;7(3):1413-28. doi: 10.1039/c5fo01364j.
[5] Tosh SM, Brummer Y, Miller SS, Regand A, Defelice C, Duss R, Wolever TM, Wood PJ. Processing affects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beta-glucan in oat bran cereal. J Agric Food Chem. 2010 Jul 14;58(13):7723-30. doi: 10.1021/jf904553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