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闻|颐和园“扫地僧”刷屏,山东小伙用玉米皮做凤冠……高手在民间!
“那叫嗢怛罗曼怛里拏洲,这下边舍谛洲、遮末罗洲、筏罗遮末罗洲、提诃洲、毗提诃洲、矩拉婆洲、憍拉婆洲,这八小部洲”“天洁塔、地灵塔、吉祥塔、皆莲塔,这四座……”如此专业的介绍既不是来自导游也不是来自学者,而是出自一名颐和园保洁员之口。

这两天,一名颐和园保洁员为游客介绍颐和园四大部洲的“贯口”视频刷屏网络,不少网友称其是“最强扫地僧”,还有人开玩笑说“莫不是管理人员假扮的”。


10月8日,记者见到了这位保洁员张旭。
张旭说,“我们平时除了做好保洁,也会做指路、咨询、讲解等延伸服务。我都没想到会火,其实这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儿。”

许多网友好奇:一名保洁员是怎样做到对颐和园建筑情况如数家珍、信手拈来的呢?
张旭告诉记者,自己父亲从事建筑行业,他从小耳濡目染对各种建筑感兴趣。而对古建筑的兴趣,则来自故宫。“第一次去故宫,看到故宫里宏伟的建筑,彩绘、斗拱、屋顶,都特别精美,一下就被打动了。”此后,这份喜爱就深深埋在了张旭的心里。

在业余时间里,张旭总会查阅各种书籍,从网上搜集各种资料,一点点进行研究对比,再到颐和园进行验证,“问题搞不明白都睡不好觉”。张旭空闲时,偶尔会帮游客介绍景点,“说出来的话要负责任,不能误导游客。”
视频中,张旭的讲解行云流水,被不少网友称赞。但张旭说,自己并非经常讲解,这次也是恰巧让游客拍下来了,主要是因为熟悉,只要认识的就能讲得出来。在颐和园,从古建筑到楹联、匾额,都是张旭的研究对象。张旭对记者说:“活到老、学到老,尤其来到颐和园更要学习颐和园,这样才不算白来。”
热爱能在平凡中创造不凡
每一个心怀热爱的普通人
都值得被看见
在我们身边
大隐隐于市的民间高手还有很多——
山东小伙用玉米皮做凤冠
山东小伙王平
用玉米皮、铁丝网还原“如懿传”头饰,
奶奶戴上后太惊艳了!

要不是看到视频
很难让人想到
发冠上的金边蓝牡丹花
是用玉米皮做的

保洁阿姨开画展
2023年3月
一场特殊的画展
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开展
主角不是知名画家
也不是老师同学
而是一名保洁阿姨

今年47岁的吴立娣是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学生公寓的一名保洁阿姨,此前因为一张3D风格的黑板报被称为现实版“扫地僧”。

提及第一次公开画画,还是2013年的一个开学季。某天,吴阿姨忙完清洁,看到宿舍的黑板报上只有“欢迎同学回家”几个孤零零的粉笔字,吴阿姨便毛遂自荐将板报补充完整。一开始看到阿姨的黑板画,同学们都以为她是学美术的,实际上,吴阿姨从未学过画画,所有的大作都来自她的天赋与对绘画的热爱。


“神笔保安”把公园变成“动物世界”
类似身怀绝技的“真·扫地僧”实在太多了。
自学画画40年的深圳公园保安李平,在墙上、井盖上、电厢、树干、路桩、水泥墩上作画。

麋鹿、松鼠、小兔子……灵动可爱的模样,让人以为误入了动物园。


就这样,李平成了很多公园争抢的“网红”。用他的话来说,“50多岁还能重拾自己热爱的事情,能为城市贡献一份力量,这种感觉是很幸福的”。
只要心怀梦想
谁的人生都了不起!
来源:、、闪电新闻、人民网、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