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变形”玉米皮上网走四方
秦皇岛日报讯(记者张宏宇马慧)女式挎包、休闲桌椅、轻便凉鞋、萌萌卡通熊……3月6日,在青龙满族自治县茨榆山乡蔡峪村,记者在秦皇岛茂华工艺品有限公司看到,一片片玉米皮从曾被扔掉或烧掉的废料摇身一变,成为美观、实用的工艺品,并通过网络热销到东北、京、津等全国各地。
茂华公司从事玉米皮手工艺品制作、销售,是顺应时下绿色、生态的消费理念做出的选择。谈起当初的转型,总经理赵建华颇有感慨,他说,近年来,国家通过多种措施鼓励发展环保型产业,以前从事的板材加工业高能耗、高投入、低产出,且行业竞争压力大,利润空间逐步压缩,经营风险日渐加大,转型势在必行。
2014年4月,凭借低成本、无污染、市场需求上升等优点,玉米皮工艺品制作行业走进了赵建华的视线。随后,他去山东、辽宁、黑龙江等地考察行业发展特点与市场需求,并学习掌握了玉米皮工艺品制作的核心技术。当年9月,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原材料丰富的蔡峪村,赵建华开办了自己的公司。
“我把技术教给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人,他们学会后能利用农闲时间制作工艺品,既让老百姓挣到了钱,公司的货源也得到了可靠的保障,一举两得。”赵建华介绍,到目前为止,通过多次开设培训班,公司已在蔡峪村周边发展了20多家农户参与手工制作,每户每月能增加约1000多元的收入。“我们准备在其他乡镇开办更多的培训班,让更多的农户加入团队。”赵建华说。
除了在玉米皮身上动心思,赵建华还对另一种不起眼的东西打起了主意。他发现,蔡峪村附近山丘盛产靰鞡草,由于细长柔软、纤维坚韧、不易折断,靰鞡草曾经被称为“东北三宝”。赵建华将这些被忽视的靰鞡草作为原料之一,与玉米皮进行组合,研制出了轻便、防臭、结实耐用、冬暖夏凉的靰鞡草鞋垫,成为公司绿色环保的新产品。
产品质量好,还要销路走得俏。由于公司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地理位置又相对偏僻,走实体店销售路线要受多种条件限制,很难有所发展,赵建华很快将目光锁定在“网络销售”这条捷径之上。“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产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玉米皮工艺品在网上颇受欢迎,我们的产品已经通过网络热销全国多地,目前每月的销售额都在五六万元。”赵建华说,未来他将在进一步发展现有项目的同时,积极挖掘新型环保手工艺制作项目,将这一产业的路子走远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