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住浮亏 便是晴天 继续推玉米
来源:微信公众号 大宗商品留学生

近期感悟
抗住浮亏,便是晴天:太频繁的止损与绝不止损的危害性甚至可以相提并论。所谓“止损永远是对的”,听起来相当政治正确,但它其实和“交易不隔夜”一样,都是经纪商设下的陷阱,你操作多多,他就佣金多多。所以,止损,要理性。
今天继续推玉米
3月3日本公众号发布的文章《PPI暂歇,CPI跟上,玉米价格破位上攻》中,我们分别从宏观和基本面方面讨论了玉米单边价格长线看涨的可能性。文章发布后不久,玉米单边价格经历了为期一周的下跌,静言思之,主要原因仍在宏观因素的波动上:1)2月我国CPI只有0.8%,大大低于预期;2)美联储加息,商品价格普跌;3)国内利率上行(参见SHIBOR和余额宝收益率),债券市场违约,对现金需求上升导致做多资金抽离商品市场。
不过小编坚定认为,加息就是对通胀最好的暗示。而我国2月CPI增幅较低,是因为去年2月物价暴涨,基数较高,所以今年2月CPI涨幅就相对没那么大。
基本面上,中短期市场会聚焦于2点:
1)进口替代。近期中国采购较多外盘玉米、高粱、及大麦,表面上看来,未来短期外来饲料粮进口供应将增加,对国内玉米价格利空。但深入思考,会发现,在国内玉米上涨的时点加速采购进口货,是不是因为对未来优质玉米价格高涨的担忧?实事上,近期采购的进口玉米高粱,核算成本价并不低于国内销区现货玉米价格。
另一方面,我国可自由使用的玉米进口配额仅300万吨,即便一口气都用完,影响也不大;如果在300万吨之外,连国营进口配额都启用,那么将进一步佐证国内玉米的供应问题。而本季可供出口的美国高粱只剩250万吨了。且随着美国渐渐进入种植季,期货盘面一定会注入风险升水,到时候美国玉米和高粱的价格怕是只高不低。虽然澳洲大麦数量貌似较多,但在国内外玉米高粱市场看涨的背景下,澳洲大麦没必要低价出。
2)临储拍卖。总所周知,临储玉米库存还有约2.4亿吨,似乎是高悬的断铡刀。表面上大家认为,一旦拍卖开启,供应增加,市场价格要承压下跌。但是,再仔细研判,会发现,以去年去年拍卖经验来看,黑龙江最低成交价1450,吉林最低成交价1490,辽宁最低成交价1560,内蒙古最低成交价1500,综上,拉到北方港最低成本也在1600了。而目前,北方港玉米现货价才1550,甚至低于去年临储玉米成本。
更不用说这些玉米当初收上来的成本在2000-2240,远高于市场价格。斗胆揣度一下临储出库的意图:顺市场价格出售,尽可能减少自身财务损失。
而基本面从长期看,市场应该转移到新季玉米产量炒作上:新季玉米面积减个2000万亩应该不在话下,再加上天气风险对单产的影响,我国玉米再度减产概率盛大。
目前即期现货市场已然开始反映供需趋紧,相信期货单边会继续交易我国玉米基本面供大于求矛盾缓和的预期,如果宏观CPI果然助攻,玉米价格的暴涨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