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 内蒙古通辽市玉米走访实录:行情稳中偏弱
近期通辽地区玉米价格稳中偏弱,百姓余粮见底,干粮购销活跃度有所放缓,部分农户现在即使手里有粮,也是在观望行情等价。近几日通辽梅花及开鲁玉王收购价格小幅下调,因近几日天气及以后天气多雨,贸易商及压粮小贩子不愿出售手中干玉米,通辽地区玉米处于博弈状态。
今日通辽梅花14水净粮收购价1.15元/斤,开鲁玉王14水干粮到厂价1.15元/斤,较之前小幅下调。
通辽地区农民种地积极性有所下降,原因有三:一是通辽奈曼地区土地比较湿,旋耕整地不容易,加之近期雨水多,加大了整地难度,有不少地里的秸秆还没有收拾,推迟了播期;二是包地价格没有下降多少,化肥虽然降了点,但种子价格依然很贵;三是农民认为上秋的玉米价格不乐观。
个人认为通辽地区玉米价格受天气及贸易商小贩手中余粮影响,近期玉米价格表现会维持偏差,但是,随着中储粮各地开库,利好支撑逐步转强,玉米再降空间有限,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玉米会有望筑底反弹,后期价格也将逐步拉升。
行情简评:东北玉米政策性收购持续进行,叠加粮源逐渐转移至贸易环节,基层余粮相对有限,市场供给由潮粮向自然干转换,贸易环节收购成本增加。东北粮源市场抗跌性增强,进而致使东北粮源南下受阻。华北、西北玉米新季产量增长,售粮进度同比偏慢,且随着气温升高,玉米储存难度进一步加大,农户售粮节奏加快,叠加终端需求疲软,二季度进口替代充足(年后国家队进场托底玉米市场,饲料养殖端均不同程度补充大麦、高粱等进口替代谷物),市场主体多持悲观态度。
短期内国内玉米依旧维持弱势震荡磨底走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利空情绪被逐渐消耗,进入三季度(小麦底部支撑形成,二季度到货的进口谷物被逐渐消耗——后期进口谷物进口量被限制,叠加国内市场粮源均转移至贸易环节,抗跌能力增强),预计届时国内谷物市场或将出现回调,但预计向上不会有太大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