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岁最爱白米饭

来源:曲靖日报-曲靖新闻网

陈小珍看时间,准备给家人做饭。

吃米饭是陈小珍最大的幸福

记者今天讲的故事的主人公是103岁的陈小珍。结束对陈小珍的采访已经有一段时间,她的故事留给我的意味悠长,她那爽朗的笑声,她那热情洋溢的面容,她那洪亮的声音,以及她留我们吃饭、给我们做饭的身影,怎么也无法看出这是一个一百多岁的老人。然而,事实上生于1918年2月15日的陈小珍,经历了100余年的风风雨雨,现在沐浴着党的恩泽,展现出一个世纪老人的风采。

数不清自己家有多少人

3月中旬,根据陈小珍孙子提供的位置定位,记者从宣威城出发,乘车20多公里就准确地找到了陈小珍家——宣威市凤凰街道所乐社区闻家村。在村子里,我们看到一栋栋小楼,在一个有两栋小楼的院子里,我们见到了这位百岁老人。

陈小珍老人早早就在门口等候我们到来,她用地道的宣威话和记者寒暄,像极了多年不见的亲戚。进到屋里,老人热情地向记者一行介绍屋里的家庭成员:两个女儿和两个儿媳妇,小儿子和小儿子家的子女。陈小珍一家人围着炉子一边烤着洋芋,一边拉着家常,其乐融融。

陈小珍面色红润,精神也非常好,腿脚也还方便,只是听力略差一些,记者需要靠近她的耳边说话她才能听清楚。当我们盘点起陈小珍的家庭成员,陈小珍老人说:“太多了,100多个,具体我也不知道我们家有多少人。”陈小珍有6个女儿、4个儿子,大儿子今年已经80多岁了,最小的小儿子60岁出头。大家盘算了一下,陈小珍仅曾孙子就有20多个,最大的曾孙子也结婚生子了。五代同堂,具体整个家里有多少人,短时间内,陈小珍一家谁也没有盘算清楚。3月26日是陈小珍的生日,家里来给她过生日的孩子们,她要问了以后才清楚谁是谁家的孩子。

陈小珍在做饭。

103岁的“宅女”

在曲靖的百岁老人中,陈小珍是令人羡慕的长寿老人之一。陈小珍的家人向记者介绍,陈小珍有一个习惯,不喜欢出门。用网络流行语来说,是典型的“宅女”。陈小珍虽然喜欢热闹,但是并不爱去找别人玩,最大的快乐就是“宅”在家里。她说,很多老朋友都已经走了,村里的其他老人都比她年纪小,没有聊天的伙伴,自己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家里晒太阳。偶尔儿女们来接她去吃饭,她吃完饭就回家。

朋友吧,也算有——那就是陈小珍自己的亲家两口子,小儿媳的爹妈,90岁的老头和80多岁的老太太(只比陈小珍的大儿子大一点)。陈小珍和自己的亲家两口子都住在小儿子家,天气暖和的时候,每人搬个小凳子,坐成一排,在屋檐下晒太阳,享受老年静谧美好的时光。

说起儿女们来,陈小珍脸上堆满了幸福,说自己的孩子都很“成器”,最主要的是都在自己身边,离得最远的也就四五公里。陈小珍和小儿子住在一起,想去谁家吃饭,小儿子家的孩子就用车把她送过去。有时,儿女们有个大事小事,就借机一起到小儿子家来陪老人聚聚。因为儿女们孝顺,让陈小珍“宅”得很幸福,也“宅”得热闹。

命途多舛:

5岁成为孤儿 45岁守寡

陈小珍这100多年来,经历了太多太多。陈小珍心态很好,她说能活那么久,已经很意外了,最为意外的就是现在的生活,吃的样样有,日子变得越来越富足,自己活得越来越舒服。

虽然103岁,陈小珍却不是一个小脚老人,她向记者讲了一件很有趣的事:陈小珍年轻的时候裹小脚,刚裹上就赶上了“解放小脚”运动。刚开始,陈小珍不乐意解开裹脚的带子,生怕自己嫁不出去,后来听说如果不放开小脚要被罚款3元(当时的银元),自己就赶紧放开了。陈小珍感叹地说:“当时社会引导得好,要不然就裹一辈子小脚了,那得多难受。”

陈小珍特别爱聊天,她主动对记者讲起过去的时光。她5岁的时候就没有了爹妈,自己跟着外婆长大,后来结婚嫁到了现在的闻家村。陈小珍45岁那年,丈夫意外去世,给她留下了十个孩子,当时只有大女儿和大儿子结婚成家,最小的小儿子才2岁。老人并没有过多去讲曾经的不易,但在她的言语里,从过去吃不饱到现在顿顿有白米饭,就是时代变化最好的见证。老人幽默地说:“过去的事呀,马尾串豆腐——提不得,包谷糠,什么渣渣都吃过。现在呀好吃的食物太多,大米饭天天可以吃,就是年轻人变挑剔了,这样吃不得那样吃不得,这不对。”

现在的日子

以前不敢奢望

陈小珍反复说,感谢国家,感谢这个时代,让自己活得有滋有味。陈小珍现在食量不小,每顿饭至少吃两碗米饭,偶尔一顿饭要吃3碗。她很少吃零食。她说:“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每天吃白米饭!这曾经是无法实现的奢望。我想多活些年,现在的日子真好啊。”

本报记者 邱艳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