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玉米不出现秃尖、花粒,只需做好这两点就行啦
玉米秃尖、花粒是近几年夏玉米生产上发生最普遍的一种现象,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一般减产可达10%左右,发生严重时,减产可达30~50%。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减产,又如何预防玉米果穗发生秃尖和花粒呢?

1、玉米秃尖的原因
玉米秃尖主要是指玉米果穗顶部出现一段没有籽粒的现象,造成玉米秃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发育不全:玉米在大喇叭口期是玉米果穗分化的关键时期,果穗顶部小花在分化过程中如果发生干旱或营养不足等就会造成果穗发育不良,顶部小花退化为不育花,造成秃尖。
(2)授粉不良:在开花授粉期遇到超过35℃的高温干旱天气,田间干旱严重,就会造成雄穗抽穗散粉提前,而果穗花丝抽出过晚,错过**授粉时期,后期顶部没有授粉,造成秃尖。
(3)营养不良:栽植密度过大,养分供不应求,植株发育不良,或遇到连阴雨天气,叶片光合作用减弱,致果穗顶部的受精胚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不能发育成籽粒,造成秃尖。

玉米花粒的原因
玉米发生花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温造成的授粉不良。夏玉米开花授粉期,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此时也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季节,玉米开花授粉最适宜的温度为22~26℃,如果温度超过30℃,花粉活力就会降低,小花数量明显减少。当温度超过36℃时,雄穗小花开花困难。7月下旬至8月上旬,也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季节,常常出现35℃,甚至40℃以上高温,如果在玉米开花授粉期,温度连续几天都超过 35℃,或者一天的高温长时间超过38℃,就会造成雌穗花丝接受花粉能力减弱,雄穗花粉生活力降低,生存时间缩短,导致果穗出现秃尖或花粒、结实不良。

防治措施
预防玉米出现花粒和秃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降低田间温度,创造有利的授粉条件,提高授粉率。因此在生产上,一定要做好以下两点:
(1)及时浇水:在玉米开花授粉期,一旦发现田间干旱,要及时浇水,避免田间发生干旱,不但能及时补充玉米籽粒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还可降低田间温度,提高花粉成活率,提高授粉率。
(2)人工授粉:在玉米开花授粉期,一旦出现连续多日35℃以上的高温,可在上午8~10点,用竹竿来回扫雄穗,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减轻高温对玉米授粉过程的影响,提高授粉率和结籽率。避免出现花粒和秃尖。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农业实用技术,或有任何疑问,欢迎加入“睢阳农科服务圈”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