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浇灌!高效“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产量“冒高”

站在调兵山市晓明镇

新邓家村的

玉米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里

青翠欲滴的玉米两米多高

将人淹没,郁郁葱葱

与其他玉米地块不同

这片示范田里

一条条黑色管线若隐若现

一直延伸到农田深处

视频加载中...

“这些黑色管线是做什么用的?”“这是水肥一体化的滴灌设施,也叫滴灌带。”调兵山市福江家庭农场负责人李福江随手拿起一根玉米仔细掂量,向记者介绍起这套设施,眉宇间露着自豪,“这片地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在密植的基础上,科学管理水肥,减少病虫害,秋收产量肯定是要‘冒高’。”

今年,在调兵山市

农业服务中心的支持下

福江家庭农场200亩玉米种植基地

打造了智能水肥一体化示范区


在农田里铺设了

“水肥一体化”设施

通过管网系统

连通智能水肥一体机

为玉米生长

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

“这片玉米地分成14个长83米、宽100米的轮灌组,滴灌带通过横纵连通的主管带带动支管带,利用太阳能发电,水分和肥料能直达作物根部。”望着眼前丰收的景象,李福江谈起这项技术。“现在田间管理轻松多了,用手机软件就能直接操作。”他打开手机演示起这套全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需要浇水时,点击相应阀门开关,就可以自动浇水;需要施肥时,营养通过管网随水送达,并准确灵活地控制施肥、灌溉的数量和时间。”

“‘云’里灌,线上管,智慧灌溉已成为农业节本增效的新趋势。”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植物保护科科长杜刚介绍,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一直致力于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引导种植户实施科学化管理,特别是在夏季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上实现了精准施策。农业科技正在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铺设滴灌水管

到合理施肥施水

水肥一体化技术成为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同时,作为在我省

刚刚兴起的农业技术

农技人员也是时刻“在线”

为保障秋粮丰产丰收

全程跟踪服务,提供技术指导

调兵山市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农技人员张博轩告诉记者,不同于传统的“一炮轰”施肥,水肥一体化可以做到分次灌溉、按需施肥,并根据玉米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肥进行灵活准确调控,一亩地能节肥10公斤,增产300—500斤。“接下来,还要继续大面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完善水肥一体化科技增粮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示范项目带动作用,以‘科技+农业’助力每一寸耕地成为丰收沃土。”杜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