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春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研究的示范区完成测产

课题5的“半干旱区春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 子课题完成核心示范区现场测产

2019年10月11日,由吉林农业大学曹国军教授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5的“半干旱区春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子课题,组织5名相关专家,对核心示范区进行了现场测产,项目首席中国农业大学严海军教授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侯永胜高级工程师也参加了此次测产活动。测产专家组组长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王立春研究员担任,成员有吉林农业大学吴春胜教授、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任军研究员和刘慧涛研究员、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振正高级农艺师。

现场测产

核心示范区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大洼镇民乐,面积345亩,采用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玉米品种为恒育1号,种植密度6.6万株/hm2,总施肥量(N-P2O5-K2O)为210-78-72kg/hm2,总养分量360 kg/hm2,基肥占总施肥量比例(N-P2O5-K2O)为30-43-38%,按玉米主要生育期养分需求比例分4次水肥一体化追肥,全生育期灌水量850m3/hm2。对照区为当地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玉米品种为恒育1号,种植密度6.8万株/hm2,总施肥量(N-P2O5-K2O)为216-85-104kg/hm2,总养分量405 kg/hm2。基肥占总施肥量比例(N-P2O5-K2O)为32-88-91%,2次水肥一体化追肥,全生育期灌水量1200m3/hm2

专家组依据“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在对示范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随机选取11个取样点,每个取样点70m2,实收测产。采用谷物水分测定仪测定籽粒含水率,取5次平均值,按14%标准含水量折算实际产量。测产结果表明,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示范田产量为757kg/667m2,比当地现行水肥一体化模式增产7.8%。专家组一致认为,示范区展示的玉米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在实现减肥11%,节水29%的基础上,仍可增产,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