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库存高企价格趋回落 玉米上涨空间受限

进入10月以来,国内玉米与淀粉期价意外持续大幅反弹,主要源于近月基差回归方式的改变。之前市场普遍预计新作玉米上市压力将带动玉米和淀粉现货价格大幅下跌,从而修复近月基差。但一系列因素导致玉米与淀粉现货价格持续强势,使得近月基差修复转向依赖期价上涨。

新作上市压力缓解

在华北产区,9月之后新作玉米陆续入市,带动华北地区玉米现货价格持续下跌,但随后华北天气恶化,雨雪和雾霾天气影响玉米脱水,继而限制新作玉米销售上量,使得玉米现货价格持续反弹,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从10月上旬的1540元/吨持续上涨,最高达到1780元/吨;河北企业玉米收购价从1520元/吨持续上涨至1680元/吨。

在东北产区,进入10月之后,市场普遍预期新作玉米上市压力将逐步加大,但中储粮在10月初便宣布启动央储轮入收购,这比往年国家启动临储玉米托市收购至少提前一个月,一举改变市场预期。首先,向市场释放国家希望稳住玉米价格的信号,农民挺价心理增强;其次,解决市场之前担忧的新作玉米收购主体问题;最后,央储提前轮入收购,有望改变阶段性即春节前供需格局。在中储粮启动央储轮入收购之后,东北产区玉米现货价格持续维持稳中偏强态势。

在南北方港口方面,国家限吨政策带来公路运费上涨及运力紧张问题,北方港口玉米集港相对延迟。南方港口库存持续处于历史低位,因之前下游需求企业看空玉米现货价格而维持低库存,在期现货价格上涨之后,补库操作带动南北方港口现货价格10月下旬持续上涨,辽宁大连港玉米平舱价从1680元/吨上涨至1780元/吨,广东蛇口港从1860元/吨上涨至2020元/吨。

行业库存回升缓慢

在华北新作玉米上市缓解华北深加工原料供需紧张问题之后,玉米淀粉现货价格跟随玉米现货价格持续下跌至10月中,玉米淀粉行业库存持续下滑,天下粮仓重点跟踪的23家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淀粉库存从8月初的20万吨左右持续下降至1万吨左右,30家企业淀粉库存从接近30万吨持续下降至5.5万吨。

进入10月之后,虽开机率出现持续攀升,但由于下游库存较低,销区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广东地区贸易商报价甚至上涨至2700~2800元/吨的水平,这带动下游补库需求,使得上游深加工企业库存回升极为缓慢,玉米深加工企业淀粉报价稳中有涨,截至11月15日,河北宁晋报价累计上调130元/吨,山东诸城累计上调140元/吨,黑龙江青冈龙凤累计上涨50元/吨,长春大成与黄龙累计上涨80元/吨。

现货价格或趋于回落

对于玉米而言,东北产区玉米现货价格整体稳定,主要源于我国新作玉米供应依然过剩,而东北产区玉米更是严重过剩,需要大量外流加以消化。10月以来的运输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东北地方政府的重视,市场消息称,一些措施正在研究之中。如果后期物流运输得以改善,东北产区与北方港口、北方港口与南方港口玉米现货价格有望收窄,对应南北方港口玉米现货价格有望趋于下跌。

对于玉米淀粉而言,目前现货价格坚挺主要源于行业库存较低,且华北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坚挺抬高原料成本,但后期这两个方面均可能趋于改善。首先,往年春节前华北玉米现货价格一般趋于区间震荡,目前雨雪雾霾天气影响脱水和运输,导致现货价格坚挺,后期天气状况改善,现货价格亦有望下行;其次,目前东北与华北产区玉米淀粉现货生产利润高企,这导致开机率从10月初的60.86%持续飙升至78.64%,行业库存有望逐步累积,供需趋于宽松,现货生产利润有望下跌,对应淀粉现货价格趋于回落。

在近月基差大幅收窄的情况下,现货价格趋于回落,期价上涨空间或有限,建议谨慎投资者观望为宜,激进投资者可考虑在1900元/吨以上布局淀粉1月合约空单,止损2000元/吨,下跌目标位看至1700元/吨一线。

原文载于《粮油市场报》2016年11月17日B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