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市:5.8万亩制种玉米抽雄工作忙 订单农业给种植户吃上“定心丸”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27日电(焦祖卿 马金明)眼下,正是制种玉米抽雄的关键时期。连日来,沙湾市5.8万亩制种玉米抽雄工作全面展开。
在东湾镇胡家庄村的制种玉米基地里,记者看到,泓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向明正忙着和务工人员开展制种玉米抽雄工作。
泓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向明说:“我们这个合作社总共有7500亩地,总共种了两个品种,每天大概要上400多人左右,我们每天早上六点半开始进地,然后下午五六点开始结束,大概工作时间长12个小时,持续时间半个月左右。”
玉米制种是利用父本的雄穗与母本的雌穗杂交,繁育出来新的品种。由于玉米是雌性同株的作物,在繁育的过程中,去除母本的雄穗,是确保种子纯度的关键措施。在玉米制种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抽雄是保证种子纯度最为关键时期,抽雄的好坏不仅关系到种子生产的成败,也关乎到种植户的收入。
新疆九圣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沙湾片区经理李建军说:“第一个就是去雄时间的把控,抽的太早了,带的叶片数多,影响产量,抽的晚了它会吐丝,上面会散粉,影响质量。第二个就是抽净率,抽穗现在第一遍能抽到95%以上,给后面的复查就会减轻压力。第三个就是父本不能抽,靠父本的花粉给母本的花丝要进行授粉,进行一个杂交的过程。第四个就是要及时复查,玉米抽穗,一般情况下要抽五到六遍,第一遍抽完之后,它里面有2%-3%的这个雄穗,需要在后面的四五遍的复查当中,把它复查干净,要时刻保持里面不能有母本的散粉株的出现。”
东湾镇胡家庄村地处山区,非常适合种植制种玉米。这几年,胡家庄村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支部+制种企业+种植基地+农户”的方式,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与制种企业签订种植订单,由技术员全程跟踪指导,并与农机、化肥等生产加工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助农活动,大力发展制种玉米产业,实现农户和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双赢效果。
东湾镇胡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姬刚说:“整村进行流转,整村进行发包,每亩地从以前的625元增长到现在的1690元,以前我们村集体收入是10万(元)过一点,现在增加到275000(元)。这样村级的收入增加了17万多,现在这个老百姓也比较信赖我们这个党支部。”
签订种植订单后,在制种玉米的种植、管理、收获等关键时期,企业的技术员都会来到田间地头做好服务,确保种子的质量。订单农业的发展模式,给农户吃上一颗“定心丸”。
泓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向明:“我们这个订单农业,就是从老百姓从种到收,中间有我们这个订单的公司派遣的技术员,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然后回收的时候不愁回款,我们老百姓心里面比较踏实。”
新疆九圣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沙湾片区经理李建军:“我们这个是公司和这个下面这个基地合作,就是以签订合同给他(种植户)保产值,还有单价,这种方式给老百姓这一块,风险也特别小,合同的保产值都在最低是(每亩地)3500块钱,我们收获现在基本上都是果穗收获,到秋天以后,公司的带皮收货的机械,进行统一采收,统一烘干、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