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扯了!玉米免耕播种就高产?

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近几年玉米免耕播种逐渐流行了起来。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不管是否适合当地的种植条件,为了赶时髦而免耕,也有为了争取补贴而免耕,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鼓吹玉米播种采用免耕技术就是高产。那么,究竟如何呢?我们不妨对玉米免耕播种与传统播种的利弊做个对比,然后再根据二者的实际田间表现来一探究竟。#不负好春光#

玉米免耕播种与传统播种的优缺点

首先,我们对玉米免耕播种和传统播种的优缺点做个对比。

玉米免耕播种的优缺点

相对传统的播种方式,机械化种植省工、省力,而且工作效率高,这在当下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规模化种植,选择免耕播种是不错的选择。从播种质量上来说,精度也要比传统播种高,而且播种时由于地块压得比较实,在干旱年份前期不跑墒,后期也比较抗倒伏。

当然,也正是因为大机械下田作业,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土壤被压实以后,地温较低,就会导致前期出苗慢,甚至会出现断苗断垄的现象;土壤板结后,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也会下降,导致生长后期成熟慢,籽粒的成熟度和饱满度相对传统玉米播种方式也要差一些。

另外,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而且多丘陵和山区,再加上分土地时人为的划分为细碎的小块,也为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形成了制约。总之,免耕播种适合缺乏人力资源广种薄收的地区。

玉米传统播种的优缺点

玉米传统播种的优点是,土壤比较疏松,更容易播种,播种的质量也相对较高。由于土温高,前期更利于种子萌发,苗期长势也较快,在玉米生长后期吸水、吸肥能力强,成熟快而且籽粒的成熟度和饱满度较好。缺点是耗时耗力,如果遇到干旱的年份,播种较晚容易跑墒,也不利于出苗,如果播种过浅,后期也容易出现倒伏。因此,更利于人力充足的小田块作业。

免耕播种与传统播种实际田间表现对比

当然,优缺点的比较是理论上的,我们还需要看田间的实际表现。上图为相邻地块采用两种不同播种方式的对比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播种无论是从出苗的数量以及长势上,都要强于硬茬免耕播种。见苗三分喜,苗期的生长势都不行,何谈后期高产?另外,随着玉米生长进程的推进,免耕播种的田间杂草也要较传统播种的多。

那么,免耕播种就真的和传统播种没有可比性吗?也不是。如果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得好,比如秋翻灭茬春起垄,从出苗和长势上来看,虽然和传统播种有一些区别,但是区并别不是很大(见下图)。

机械免耕播种代表的是大而强,而传统播种代表的是小而精,从我国土地的实际国情出发,这两种播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市场。

免耕播种更适合规模化种植,节省时间和人工,但前提是采用免耕播种时一定要结合整地等措施,这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是硬茬播种,不但不能增产,从田间实际效果来看,反而会造成减产;而传统播种更适合小农经济,事实上,由于我们的土地资源有限,发挥优良传统,减少不必要的设备投入,也是在变相地增加收入。

不管采用哪种播种方式,采用什么播种机器,播种前的精细整地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提高播种质量,才能出好苗和出壮苗,这是根本。播前整地,是千百年来农耕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所以,“免耕”二字用得着实有些不太贴切。

总之,使用免耕播种技术就是高产,不科学也没有事实依据。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两种方法的结合,取长补短,而不是借由科学的幌子,打压或者藐视传统的耕作方式。更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才行。当然不排除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会研发出既能整地又能播种作业的设备,这才是符合农民需要的。对于免耕播种和传统播种,哪个更有优势?你怎么看?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