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产量创新高:2023年进口量达2710万吨,2024年需求疲软引价格低位
【中国玉米进口量激增,价格低位震荡】
2023年,中国玉米产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2710万吨,同比增长32%。然而,由于进口量激增,国内饲料行业需求疲软,国内玉米价格徘徊在三年多来低点附近。为支持市场价格,保护农民收入,中储粮开始收购玉米补充国家储备。
近期有报道称,中国买家正在取消二季度到货的玉米进口订单,以减少进口高企给国内市场带来的供应压力。同时,地方部门要求贸易商和加工厂不要在保税区建造新的饲料混合设施,并将运送到保税区的海外玉米数量保持在低于去年的水平。
在全产业链包括贸易环节、下游消费环节库存水平同比大幅下降的前提下,基层售粮进度大幅提速并已经步入收尾阶段。二季度中后期缺乏上年4000万吨芽麦和陈化稻谷这两大内贸谷物的大规模补给,玉米市场的整体消费势必会因此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
现阶段由于整体的供需结构处于偏宽松的状态,又叠加市场心态方面暂时没有明显的提振,因此短期市场行情大概率继续维持震荡运行的格局。中长期来看,考虑到基层余粮越来越少,需求端也有望恢复,因此玉米价格有一定的上行空间。但小麦的价格也将对玉米上涨产生压制作用,因此后期玉米价格上行空间不会太大。
华北余粮卖压递减,随着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均启动了系列的专项增储活动,现货价格底部支撑趋强。但短期华北中储粮接连落价,市场心态恐慌,持粮主体上量节奏加快,叠加终端消费持续弱势,玉米价格短期上涨无望。
短期来看,玉米市场利好因素有限,玉米行情整体或继续维持窄幅震荡磨底的运行局面。中长期来看,用粮企业阶段性补库需求,玉米还是有上行空间的。尤其是后期如果养殖需求给力,也有益于增强市场主体信心。考虑到影响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建议市场主体还是保持良好心态,理性购销,把握好阶段性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