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航天育种玉米亩产创南疆高产记录
和田地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朱红杰 张云海 胡礼政)10月17日,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兵团第十四师二二五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组织相关专家,对二二五团一连80亩航天育种夏播籽粒玉米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收测产。专家组依据《关于玉米高产、超高产田间测产验收方法和标准》,测京科968、MC703、MC121品种亩产1000公斤。其中,MC703籽粒玉米亩产达1160.0公斤(14%标准含水量),创造了南疆夏播玉米高产记录。
新疆是玉米高产区。目前,最高亩产量记录在奇台县,示范田亩产1663.25公斤。
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培育新品种的农作物育种新技术。航天育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

记者向兵团第十四师二二五团相关人员了解玉米高产增收情况。记者 朱红杰摄
科技成果的价值在于运用,体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中。去年,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启动航天育种项目试验,以航天育种为平台,增加以小麦、玉米为重点的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北京种业科技人才、技术优势,通过资源共享,开展技术服务、品种示范推广、种质材料繁育、基础数据整合,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建设。以种适地,以地适种,实现种源创新、种业升级的科技进步,推动新型实用科技成果在和田地区转化。

京科968玉米喜获丰收。记者 张云海摄
今年6月,在二二五团开展玉米优新品种示范推广,分别种植MC703、京科968等15个玉米品种80亩。目前,玉米喜获丰收,沉甸甸的玉米棒煞是喜人。10月,又开展抗旱耐阴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种植了京优866、BH8667、航麦4166等42个小麦品种,共计100亩。

沉甸甸的玉米棒煞是喜人。记者 张云海摄
沉甸甸的玉米棒煞是喜人。记者 张云海摄

航天育种项目宣传牌。记者 张云海摄
“种业科技援疆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优新品种以及配套高产种植管理技术的引进落地,为兵团第十四师乃至和田区域优化玉米种植结构提供了新思路,将传统种植青贮改为种植粮食或粮饲兼用,进一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实现粮经饲统筹和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第十四师二二五团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高建刚说。
下一步,育种专家组将通过示范观摩和技术培训巩固玉米示范项目成果,并结合玉米、小麦和果蔬类航天育种项目的实施,发挥援疆项目的整体联动作用,综合提升二二五团及和田地区农业整体产能,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