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钢丝面”
文/王民官

提起“钢丝面”,那可真的不是用钢丝拉成的面,而是用玉米面经过多道工艺制作而成,样子就象和硌面的形状,是七十年代山西太原地区风靡一时的美食。
因为它坚硬,吃起来顺滑、筋道,是那个年代风靡一时,家家都吃过的一道美食。因是机器压制,风干后,真的是硬如钢丝,后来可能感觉吃起来太硬,做起来费劲,市面上便再也看不到了。
参军后到青岛,就再也没有见过这“钢丝面”的踪影了。有一次与夫人一起去李村集上,正好中午了,天气又热,就在一份小摊上,买了两份朝鲜冷面,吃起来还真有点儿当年“钢丝面”的感觉。吃完后,又买了两包带调料的朝鲜冷面回家,想吃的时候再拌着吃。

记得那时候的“钢丝面”有两种,一种是以高梁面为主,配以白面、豆面,颜色呈暗红色,吃起来口感远比单纯的高粱面要好吃,如果是配上西红柿鸡蛋卤子,就更加好吃了。当然也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拌上臊子、油泼辣椒、陈醋、蒜泥、香菜等调料,吃起来就是一道地方风味的小吃了。
还有一种是用玉米面做的,黄灿灿的。因为面条是用玉米面制作而成,口感也较硬,看起来有点像红薯粉条,但做好的钢丝面色泽金黄,看上去很有食欲,没煮熟时都可以放在嘴里嚼着吃。玉米属于粗粮,对人身体有益,且营养丰富,香气扑鼻,很适合老年人或血脂高的人食用。
说起吃“钢丝面”来,最常见的吃法有多种,一种是食用前将面先用水泡,然后放锅上蒸,蒸到半熟时再泡一下,再蒸,这样反复蒸泡,直到面熟为止。然后拌上鸡蛋西红柿卤子,或者是小炒肉、老陈醋、香菜等调料,吃起来也非常顺滑,筋道,有咬头,味道独特。

再一种就是拌上炒好的酸辣土豆丝,或者菠菜、芹菜、油菜或烩菜,连汤带菜的,搅拌在一起,味道也别具风味。 还有一种吃法,是将“钢丝面”在锅里煮好,捞到碗里,浇上臊子汤,再调上油泼辣椒、酱油、醋等各种调料,撒上葱花、香菜,滴上几滴香油,一碗香气扑鼻的臊子“钢丝面”就出锅了。
但印象中的“钢丝面”,吃的次数并不是很多,因为在那个时候,并没有更多的调料,鸡蛋炒西红柿己经是顶级的调料了。再简单一点,也没有菜吃,就是用勺子烧红油,撒几粒花椒,放在火上烧热后,将切好的葱、蒜放入,再放点儿酱油、醋,加水泼开,做成调和,吃时浇在碗里,也是一碗香喷喷的美食。

后来为什么人们都不大吃了,可能觉得是煮起来太麻烦,又要泡,又要蒸,最后煮几次火还不一定能熟透。若是家里孩子多的,这中午饭都能吃到下午去了,实在是又费火又费工夫,比起简单易熟的幹面条来,吃“钢丝面”耗时又费力,偶尔吃吃还可以,但经常吃就太费劲。再说,有年龄大的老人咬不动,吃了不好消化,也是其中不常吃的原因。这样,“钢丝面”就渐渐地被淘汰掉了。
看起来,不论是做什么,如果过程太过繁琐复杂,费时劳神,真的不会被大众认可,只能是兴盛一时,终究坚持不下去。尤其是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简捷、快速,还是更适合都市家庭生活的节奏。

“钢丝面”可以说是承载着一代人浓浓的记忆。但不管怎么说,记忆中的钢丝面吃起来硬硬的,煮的时间短了,还真的是煮不熟,也咬不动。但那硬如钢丝般的“钢丝面”名字叫的倒挺形象,就凭这一点,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成为那个年代最美好的回忆。
2023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