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发镇:谋划重大民生工程 打造特色北方小镇


万发镇生产的爆裂玉米获得大丰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梨树县万发镇党委、镇政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立足镇域资源优势,千方百计谋划重大民生项目,坚持“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发展理念,聚全镇干部之力,攻坚克难,以实现全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为己任,把各种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加快构建具有浓郁特色的北方小城镇经济体系,全面推进万发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全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爆裂玉米”产业喜获丰收 建设经济小镇

万发镇高度重视乡村产业项目建设,全力推广“梨树模式”,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约56万亩,积极推进爆裂玉米产业区、蔬菜大棚种植区、露天瓜果园和手工艺精品区等民生类项目。大力发展养殖业,重点扶持养殖能手、养殖大户,推行“小规模、大群体”养殖法,千头牛、万只蛋鸡等产业项目将陆续投产,拉动全镇整体经济重新焕发生机。

走进万发镇贾杂铺村、闫家堡子村,随处可见家家户户庭院里整齐堆放着收获的爆裂玉米,村民们的脸上个个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发自内心的喜悦源自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今年种植的“爆裂玉米”每公顷比普通玉米增收至少上万元!万发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统筹推进、逐项落实推广“梨树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从种子筛选、种植技术到销售“一条龙”服务的带动,让2021年特色粮食喜获大丰收。

万发镇韩志和洪影两个玉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种植爆裂玉米特色产业为主,分球形和蝶形两种,品质好、口感好、绿色无公害,畅销长春、辽宁、山东、上海等地,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今年,全镇爆裂玉米种植面积达800公顷,年产量达6000吨,带动400余户走上致富道路,仅该产业让两个合作社农户增收达800万元。镇党委书记孙冬梅称,该镇将继续扩大推广合作社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让更多的农民受益,打造万发镇成为全县爆裂玉米的集散地。

环境整治打出“组合拳” 建设宜居小镇

万发镇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项建设美丽梨树、助力乡村振兴、改善民生幸福指数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建设粪污收集点29个、新修垃圾池139个和部分田间堆垢点,解决了周边农户养殖畜禽粪污处理问题,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已达到全覆盖,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干净整洁有序的新环境格局已经形成。9月16日,梨树县万发镇妇联召开“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工作推进大会,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已实现由“村村干净”向“家家干净”转变,正在将万发镇打造成为环境优美的宜居小镇。

万发镇在环境整治工作中,严格推行河长制、田长制、林长制、路长制建设,打出“组合拳”。建立完善镇村生活垃圾收运处体系,对全域道路整洁进行日常维护,路旁堆积物、杂草等及时清理并集中转运,保持路面清洁和路容路貌;为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按照“梨树模式”留足30%,离田秸秆不进屯,最大限度避免柴草乱堆现象;营造镇域“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堤固”的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爱河护河意识,全民守护共有的幸福家园;全力建设改造镇区雨污分流排水项目,修缮镇域主要道路,完善主要街路的绿化、美化、亮化配套工程,为绿美梨树做出贡献。

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家园 建设生态小镇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万发镇全面抓好春秋季造林绿化工作,累计完成绿化面积600亩,栽植各类苗木62万株,修复农田防护林网800亩,建设屯屯小树林151个。在秋季造林完成后,万发镇召开森林资源管护部署大会,明确管护义务与责任,确保绿化成果,造福子孙后代。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万发镇广大干部群众将继续齐心协力,干事实,办好事,汇集正能量,不断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使全镇人民更加富裕、生活更加美好!记者 高鸿





编辑:郭雨倩 崔路伟

主编:张学志 监制:于国占

四平日报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