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米
青玉米
不知不觉间早市的摊位上摆满了青玉米,其实青玉米里面大多是黄的,白的,或者黄白杂交的,可能是叶子绿色的就称呼为青玉米罢了。
乡下农人起得早,拖框带篓的,歪歪斜斜的自行车,被露水打湿的鞋子和裤子,半敞开的大襟,一手捏着两根油条,一手拿着草帽使劲扇风。看到他们、 看到青玉米,莫名的一种亲近感,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
不禁回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吃青玉米的事儿。大致也是这个季节吧,大人架不住孩子急切地催促,别人家的孩子早啃上了,自己家的为啥还不熟?剥开上面的玉米叶子,掐掐,不出浆了,青玉米该熟了,大地里的还得等一段时间,院子边上的由于光照强,水肥充足,长得快。那时有一种叫大马牙的白玉米,粒子很长能有五厘米左右,每棵玉米秧子结两根玉米。由于夏季天气炎热,一般都在院子里在搭一个炉灶。清水玉米放好,上面蒸茄子,辣椒焖子,典型的一锅出。底下架上木头。水开后就能闻到清香的味道,满院子都是。没有任何调料,没有多余的加工,就是这么简单的做法,缺心眼的都舍不得、离不开了。
大一点的能去山坡割草的孩子是不稀罕这样的吃法的,尽管吃起来也不少。崖畔的玉米也长得很好, 背人的山沟里,几块石头搭好,玉米串上,点起前些日子割的草,天气热,两天就干了。一阵浓烟过后,淡淡炊烟升起,十多分钟就能吃了,勤快的还能烤点蚂蚱大叫驴啥的,野味啊!唯一的遗憾就是满嘴黑,幸好,清泉石上流,连着解渴带洗手。前些日子和儿时的小伙伴相聚,谈及此类事都不绝于口,偷偷摘果子,下河摸鱼、打仗... 没有这些还叫乡野的童年吗?
童年的记忆最珍贵,青春的岁月最难忘,中年的时光最寻常,寻常的季节里回味,青玉米的味道永远没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