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23年秋玉米生产动态监测简报(第三期)

一、秋玉米主要推广应用品种及栽培技术


秋玉米主要推广应用品种有正大719、正大808、桂单0810、桂单166、庆红509、桂单662、桂单162、金卡1918、百玉525、云瑞152、青青700等。主要推广应用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玉米秸秆还田栽培技术、一增三改综合增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


二、秋玉米生产动态监测结果


我市上林县大丰镇三联村监测点三个秋玉米监测品种苗情调查结果:主要性状和产量为生育期101-106天,叶龄21-22叶,株高约243.7cm,穗长16.2-18.7cm,穗粗4.54-5.1cm,平均亩产量495.53公斤,按每公斤干玉米2.5元计,平均亩产值1238.83元(具体情况见表1);秋玉米各生长时期为 7月25日播种,7月30日出苗, 8月10-12日进入拔节期,8月21-22日为大喇叭口期,9月16日-9月17日为抽雄期,9月18-24日为吐丝期, 11月8-13日收获。


三、天气因素对秋玉米生产的影响


我市8-10月主要天气特点为较常年同期降雨量偏多、日照时数偏少、10月平均气温偏高0.6℃。8-10月平均月降雨量偏多17%-63%,平均日照时数偏少16.2-75.9小时。


天气对秋玉米生产影响:7-10月天气总体有利秋玉米生产。一是秋玉米及时得到播种。受台风“泰利”影响,7月17-19日全市出现一次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为种植玉米地块提供了水份,种植时机有利,群众种植积极性增加。在7月下旬群众开始秋玉米播种。8月上旬大部县(市、区)降雨量偏多,缓解7月底干旱,促进了秋玉米的播种进度,为秋玉米出苗提供了所需水份,有利于完成秋玉米播种任务。二是8-10月雨水充足,为秋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水份。三是10月全市日平均气温24.1℃,偏高0.6℃,有利于秋玉米后期灌浆结实,促进高产。四是受7底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部分玉米苗受到短期干旱影响,禾苗生长缓慢。五是光照明显偏少,一定程度影响叶片开展光合作用,影响有机物质合成,加大诱导病虫危害的发生。六是降雨强度不同,导致局部地块施放的肥料被雨水冲刷流失,间接的影响到玉米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同时,高温高湿的环境增加病、虫、草害的发生风险,增加防治工作量与投资成本。


四、小结


根据玉米生产动态监测结果,及结合面上生产调查情况可知,今年我市秋玉米生长正常,单产水平维持稳定。对秋玉米生产有利因素:粮食生产政策帮扶力度加大,农户田间管理及时到位;农技部门大力度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雨水充足,有利于秋玉米生产;后期气温偏高,有利于灌浆结实;农艺农机相结合,机械化整地、起垄、开沟、作业,采用播种器播种,省时省力;未出现大面积发生病虫害危害。不利因素:光照不充足,影响秋玉米生长;雨水偏多,高温高湿的环境增加病虫害发生风险。

免责声明:本头条号发布的转载内容及配图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内容真实性由原作者保留,本号不做承诺,如涉及内容、图片的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来源:南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编辑:南宁市农业信息中心

法律顾问单位:广西法严律师事务所

如需转载分享,请注明来源“南宁农业”什么最爱搜号,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