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高峰未到 东北玉米仍有回落空间

9月底,新季玉米收获规模逐渐变大,市场购销开始活跃,从之前的高报价零成交,到中等报价部分成交。玉米开秤价高,是因高种植成本和部分地区减产,农户惜售产生的市场反应,几乎没有下游去买单,贸易商更多持观望态度,资金量限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上市高峰期还未到,东北产区玉米价格还有回落空间。

贸易逐步活跃 购销态度两极分化

近期,东北产区陆续有新季玉米报价,30%~35%水分0.95~1.05元/斤,同比高0.10元/斤。机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黑龙江东部牡丹江、鸡西、七台河、双鸭山、佳木斯和鹤岗玉米已接近完熟。今年雨水充沛,几无旱情发生,玉米预期产量远好于去年,但玉米生长季积温较去年明显偏差,籽粒脱水速度和成熟度均慢于去年。

受9月16日~17日、23日~24日两轮降雨影响,当前上述地区农田普遍偏湿,影响农机秋收进地,秋收可能延迟。据贸易商反映,今年玉米新粮烘干成本高,贸易商购销态度两极分化,大部分想等上市量稍多后试探性地收购一点看看“风向”。伴随近期新粮收获规模变大,产地价格也开始下调,贸易购销比前期略有活跃,港口集港量也有明显回升。

生猪利润高涨 疫情影响淀粉需求

饲料养殖方面,近期生猪养殖利润依然高涨。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本周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860元/头,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为980元/头。在高利润吸引下,养殖户补栏意愿较强,二次育肥现象增多,因此,四季度生猪养殖的饲料消费比较看好。

三季度末四季度初本应是淀粉消费旺季,但是当前却出现旺季不旺的现象,受疫情影响,中秋节和国庆节的备货力度不及预期,淀粉库存去化缓慢。不过好在淀粉副产品蛋白粕、DDGS、喷浆玉米皮等在豆粕带动下强势上涨,对冲掉了淀粉的部分亏损,整体深加工企业产品利润还算可以,但是淀粉的弱势抑制企业对玉米的大量建库。后期淀粉能否恢复季节性旺季,还需看全国性的疫情控制情况以及淀粉下游的补货力度。

外盘依旧强势 进口成本处于高位

美玉米近期依然很强势,虽然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但宏观风险基本已提前释放完毕,美玉米仍在走基本面逻辑,美玉米面积、单产、优良率均有较大幅度下调,是美玉米强势的本质原因。截至9月26日,进口玉米成本已达3030元/吨,而广东蛇口港国产玉米成交价仅2960元/吨,进口倒挂70元/吨,进口成本依旧处于高位。

综合分析,当前大部分玉米贸易商都在观望,等待合适机会入市收购。从今年气候情况判断,大规模玉米收获将在10月中旬之后,从需求态势看,占比较大的饲料养殖消费依旧强劲,对玉米价格形成强支撑。外盘的强势也是支撑国内玉米强势的原因之一。贸易商当前入市尚早,毕竟集中上市期尚未到来,东北玉米还有回落空间,但在需求强劲、种植成本较高以及进口成本高企的情况下,玉米下方空间实在有限。(原文刊登于2022年9月29日粮油市场报三版)

来 源丨粮油市场报

总值班丨刘新寰 统筹丨刘超 编辑丨从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