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政策有变,美玉米开始惊慌失措了!
最近,美国农场主的生活可谓是“艰难时刻”,全球市场需求减弱和国内产量激增让他们的收入直线下降,甚至玉米价格创下四年来的新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曾经的“粮食巨头”如今面临如此大的压力?想知道背后的原因和未来的走向?继续往下看!
美国农场主面临的经济压力
美国农场主自古以来都是美国的骄傲,作为国家的“粮食库”,农业的发展也一直是美国当局努力的方向,而农场主的生活水平更是代表了美国农业的发展水平。
然而最近,美国农场主们的日子却不是很好过,由于全球市场的需求减弱,再加上国内产量的增加,美国的粮食出口量也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玉米出口国,美国玉米出口量下降无疑会对美国农场主们的收入产生不小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的结果就是经济上的压力。
而除了市场需求下降外,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玉米价格也是持续下滑,最近玉米价格更是跌至了4年来的最低点,较2022年4月份的高点下跌了一半以上。

这样大幅度下滑的价格无疑会直接反映在农场主们的收入上,但面对这样困难的局面,美国当局和有关部门却似乎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帮助农场主们渡过难关。
美玉米面临的挑战
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玉米出口国,在全球市场一直都拥有着很高的话语权,但是近年来,其玉米出口量却是不断下滑。
而美玉米面临的挑战除了市场价格外,还包括了竞争对手的进口增长,作为全球第一大粮食进口国的东方大国也开始大力发展粮食进口。
并且在今年年初,东方大国就开始建议自己内部减少粮食进口,以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其中包括美玉米在内的多种粮食品种。
此次建议无疑给美国玉米出口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不仅让美国面临着出口量和价格双重压力,也给全球粮食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美国农业部在最近也表示,预计今年农业收入将会下降26%,这是自2006年以来最大的降幅,而目前玉米行情如此低迷也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

而这种低迷状态似乎也是玉米们被各方压榨所致,在今年初东方大国发布玉米价格政策后,美玉米价格便开始持续下滑。
而在东方大国之外,其他传统进口商也开始转向其他进口地区,在今年9月中旬,墨西哥首次向巴西进口大批玉米就是一个明证。
巴西甚至成为了一个全新的玉米出口国,并且目前已经成功进军到美国、乌克兰、阿根廷之外的市场领域。
而与此在今年初之前一直被誉为东方大国忠实“补贴商”的欧盟,在今年年初也开始限制自己粮食出口。
全球玉米价格大跌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中的美国农产品价格近年来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且平稳的区间内,但今年4月份后,玉米、大豆、小麦等产品价格却开始持续下滑。
并且在今年6月初之后,玉米价格则开始急剧下滑,并在9月份初时跌至近四年来最低点,较4月份高点下跌逾一半。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最近公布数据显示,在9月20日当周,期货交易所美玉米周均出口量持续减少,并已下降至8月份的50%。

这样低迷状态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今年东方大国本土政策变化和近期进口情况来看出端倪。
东方大国本土政策变化
作为全球第一大粮食进口国和全球第二大粮食消费国,东方大国对于粮食安全一直都非常重视,并且一直以来也是全球主要粮食出口地区之一。
但随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和消费结构调整,东方大国目前已经完成了从粮食净出口国到净进口国的转变,并且这种转变还在不断加速中。
目前东方大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采取了较为保护性的政策,并且还对原产地进行了很多限制要求,并加强了对进口产品的质量、环保等多方面要求。
其中包括对于转基因农产品等敏感产品进行审查限制,并且提高了进口产品所需要支付的关税等成本。
作为对比,美国近年来正积极推动自身农业现代化和转基因技术,并将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于自身种植业中。

此次玉米价格低迷也正是两者政策之间矛盾碰撞下产生的结果,在今年7月份之前,东方大国累计进口1214万吨玉米,同比下降11.5%。
并且在这1214万吨中,美国玉米仅179万吨,占比14.5%,而这个数据在去年同期时占比为27%。
并且据悉在今年8月份之后东方大国已经完全停止从美国购买新季度玉米,并开始加强从其他地区购买玉米替代美国。
此次局面无疑让原本就供过于求、库存充裕、产量丰富、价格低廉等形容词贴身联系着的美玉米们雪上加霜,并让其未来前景更加不容乐观。
结语
美国农场主如今的境况让人心疼,粮食价格的下滑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计,也让全球粮食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不妨猜想一下,如何才能更好地支持本国农业发展?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别忘了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