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片绿,小麦下跌加速,还会有大跌!2024年9月3日小麦行情
2024年9月3日,小麦市场迎来了一个不平静的日子。作为一个关注农产品市场多年的老农民,我不禁感慨,这个秋天,小麦市场的风向似乎有些变化。

俗话说,"一粒粮食一滴汗",农民伯伯们辛辛苦苦种植的冬小麦终于收获了,本以为能卖个好价钱,谁知道市场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小麦价格连续三天下跌,让许多农户和贸易商都犯了愁。
究其原因,还得从头说起。今年7月份开始,国家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开始大规模收购小麦增加储备。但问题来了,国家的粮仓容量有限,不得不租用民间仓库来存储这些新收购的小麦。这就意味着,原本库里的小麦必须要腾出位置来。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把这些小麦继续存着呢?这就涉及到一个"临期"的问题了。小麦虽然保质期很长,但是作为国家储备粮,也是有一定存储期限的。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就可能影响粮食质量,甚至造成浪费。,这些"临期"小麦必须要尽快出库。
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小麦价格下跌的玉米市场却开始升温。很多贸易商看到这个趋势,立马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玉米上。尤其是玉米棒,成了新的"香饽饽"。

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市场就像是一个大染缸,有人欢喜有人愁。玉米棒价格上涨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能从中获利。正如古人所言,"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没有充分的市场分析和准确的判断,贸然入市可能会吃大亏。
回到小麦市场,现在的情况可以说是"叫苦连天"。很多面粉企业打着"检修"的旗号停产,其实是因为面粉卖不动,库存积压严重。而小麦收购价格不仅明面上在下跌,暗地里的操作更是让人叹息。有些企业通过提高收购标准、苛刻验收来变相压价,让农民卖粮简直就像是在"主动赔钱"。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面粉企业玩起了"文字游戏"。他们把小麦收购价定在1.23元,还要求带票。这个价格恰好是一等小麦的最低保护价,表面上看起来合情合理,实际上却已经把价格压到了最低点。
面对这种情况,市场上难免会有一些"好消息"传出来,比如某某企业要采购20万吨小麦之类的。但我们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这些信息误导。这些所谓的大单采购,很可能只是为了提振市场信心的障眼法。真正的市场行情,还是要看实际的交易情况。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具体的数据。河北邯郸五得利的收购价降到了1.228元,比之前下跌了2厘。山东单县飞翔的价格是1.255元,下跌了3厘。山东临沂五得利降到了1.249元,也是下跌了3厘。这些数据无一不在诉说着小麦市场的低迷。
有意思的是,有些企业开始调整芽麦的扣价标准。比如山东东明五得利,对芽麦的扣价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调整。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为了保证小麦质量,实际上也是变相压价的一种手段。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农民朋友可能会问,小麦价格什么时候才能回升呢?说实话,短期内恐怕是难以看到明显的上涨。正如俗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现在市场上的供需关系决定了小麦价格难以大幅上涨。

但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农产品市场向来是"此消彼长",小麦价格虽然现在低迷,但未来仍有可能借着玉米市场的东风反弹。只是这个时间点,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市场动向。
对于那些期待小麦价格"质的飞跃"的朋友,我只能说,与其整天盯着价格,不如好好休息一下,养精蓄锐。正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市场总有起起落落,关键是我们要保持理性和耐心。

我想说的是,无论是种粮的农民朋友,还是做贸易的商人,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市场有涨有跌是常态,关键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正如古人所言,"不以一时之得意,而忘百年之深虑",我们要着眼长远,不要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迷惑。
今年的小麦市场确实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持信心,终会迎来小麦市场的春天。粮食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必定会采取措施来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市场稳定。让我们一起期待,小麦市场能够尽快走出低谷,迎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