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平利县老县镇旬阳县汉江航运博物馆文史资料工作室

本网安康讯(通讯员 汉江行 安康平利县老县镇 )七月下旬,正是酷暑难耐的季节, 汉江航运博物馆与襄阳汉水文化团队组成的2019年汉江行考察组赴**、汉阴、石泉、平利、旬阳、汉滨、安康等地进行考察,并继续为汉江航运博物馆陈列工作、征集展品和文献资料铺垫基础,再次对平利汉剧、茶乡、歌乡、漆乡、以及汉江流域的渡口、码头、航道、航运、茶马古道、坝河、黄洋河等文史资料进行收集。

老县镇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西北部,距县城36公里,安康市31公里,与汉滨区毗邻。

全镇辖13个行政村,1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235人(2017);全镇面积143.47平方千米。

镇内遍山葱茏,田园秀丽,溪水通幽;基础设施完善,安平二级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具有得天独厚的农工商发展优势。

中文名称老县镇外文名称liaoxianzhen行政区类别镇所属地区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政府驻地稻草街电话区号0915邮政区码725501 面 积 143.47平方千米 [1] 人 口18235人(2017) 著名景点明代县城遗址、稻草街汉墓群、玉皇墩群。

老县镇历史悠久(历史上平利县城在此建址639年),经文物普查发 现,境内有:明代县城遗址、稻草街汉墓群,玉皇墩群(东河村内)等;此外还有崖墓群 11处。

巴蜀文化,铸就老县镇史册里一段永恒的辉煌;秦楚习俗侵润,老县镇每一缕叶脉都充满远古的向往:
——清代,官员赋诗描述老县风貌:“岭障层围黑子城,溪流如带石如撑,竹篱茅舍人称市,野鸟闲花自识名;地僻不闻黧犬吠,山深只许白云耕,仆夫叱驭穿林度,几片红霞映日明”;

——而今,历史的积淀催开文明的花朵,岁月更迭,平利县工业发展重镇——老县依旧月明风清;镇政府所在地的稻草街有“女娲山下小江南”之称。
老县镇自然资源丰富:
地下有丰富的煤炭、石灰石等矿产,地上茂林修竹,生物种类 繁多,南北荟萃,山贷物产久负盛名,桑、茶、耳、 板栗开展规 模, 年种植烤烟 2000余亩,其品质可与云烟比美。

1997年,全镇有耳林2万亩,板栗1 万亩,杉林 1.1万亩,茶园0.32万亩,桑园0.57万亩,有可供开发的宜林山地3万亩, 天然牧 草地 0.46万亩;柑桔、猕猴桃等水果呈蓬勃发展这势。

农业生产后劲不断增强,2011年农业总产值1.9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2011年生产粮食23.3万吨,人均1.07千克,其中水稻8.2万吨,玉米6.9万吨,小麦4.9万吨,豆类3.3万吨。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籽、茶叶、蔬菜等。畜牧业以蚕、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养蚕7612张,产茧286吨,生猪饲养量6.9万头,年末存栏3.2万头,家禽10万羽。

老县镇扶贫移民搬迁建设的新社区
工业以建筑、化工材料为主,镇内有昊华钡盐、康华建材、光大及睿恒硅业、兆源重晶石加工、金龙水泥粉磨站等工业企业7家,职工2156人;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9.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3%。
老县镇通村路成绩显著:
老县镇抢抓机遇,2015年一举完成了老县、铺子、大营盘等村的11.2公里的水泥路硬化任务;2014年,启动了贾家梁、太山庙、马安山、木瓜沟、七里沟、龙王沟、申家沟等7个村23.5公里的建设任务,全镇通村公路建设呈现出七条路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目前,全镇七条通村公路建设工程进展迅速,路基形象进度已达60%以上。
如今,老县镇最漂亮的房屋是鳞次栉比的移民安置房,最优美的环境是功能齐全的移民安置区;一个个条件落后的村庄,借城镇化建设、移民搬迁政策,正在悄然靓丽转身。
感谢安康市海事局、旬阳县交通运输局、航运管理局、民间雕塑家涂家勇,割漆艺人湛建元、胡开吉,平利县政协文史委、档案局、文联,牛王沟村委会,老县镇罗苗茶庄、吕河汉江环境保护志愿者工作站,旬阳龙头茶庄对汉江航运博物馆文史资料工作室开展汉江行活动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