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记成:如何科学合理制定青贮玉米的价格
青贮玉米即将收获,我把个人整理的如何制定青贮的价格与大家做个分享!
制定价格要确保确保种植户销售青贮的收益与销售籽实相当。同时青贮玉米的价格也要与市场相结合,如某个牧场青贮的种植成本过高,则需借助市场的力量实现均衡。
1、 种植成本核算定价法
青贮玉米种植成本主要有地租费(土地承包费)、种子、化肥、农药、耕地费(旋耕费)、播种费、灌溉费、收割费、运输费以及管理人员人工工资等。根据每亩实际支出费用、每亩青贮产量、种植户每亩获取利润核算青贮单吨价格。如下表(举例核算过程):

表中每亩净利润=每亩收入-总成本+政府补贴
每亩收入=青贮单价(干物质30%基准价)*每亩产量(干物质30%)
总成本=种植成本合计+收割成本合计+收购成本+其它成本
种植成本合计=地租费+耕地费+播种费+种子费+人员工资+农药费+肥料费。
收割成本合计=收割费+运输费。
名词解释:
地租费:种植户租赁耕地时应支付的费用,如一年两熟,地租费仅核算本季地租。
耕地费:播种前翻耕土地时所产生的翻耕、旋耕、耙地、耱地所发生的费用。
播种费:青贮玉米播种时产生租赁费或机械折旧、维修维护费。
种子费:种植青贮玉米购买种子产生的费用。
人员工资:管理耕地从平整土地到青贮玉米供到饲料厂整个过程产生的费用,分摊到每亩上的成本。
农药费:购买除草剂、杀虫剂所产生的费用分摊到每一亩的成本。
肥料费:购买肥料产生的费用,包括基肥、追肥、叶面肥、有机肥、粪肥等费用总和分摊到每亩的成本。
收割费:收割青贮时产生的设备租赁费(含司机)或人工收割时产生的工时费。
运输费:青贮拉运到加工场产生的费用(含司机)。
其它费用:青贮收购过程产生的非预算费用。
政府补贴:种植户在种植收割过程获取的政府补贴的总和分摊到每亩。
晾晒费:其它籽实作物收获后晾晒或烘干产生的费用。
单价:种植户将全株玉米青贮经进口收割设备拉运到饲料厂后的到场价格。
此法适用于牧场周边无籽粒玉米种植的区域,预计产量可在收割前测产。
2、收益相当定价法
种植青贮的每亩利润与当地可种植其它替代农作物的每亩利润相当制定青贮价格。具体核算方法见下表(举例核算):

表中每亩净利润=每亩收入-总成本+政府补贴
每亩收入=青贮单价(干物质30%基准价)*每亩产量(干物质30%)
总成本=种植成本合计+收割成本合计+收购成本+其它成本
种植成本合计=地租费+耕地费+播种费+种子费+人员工资+农药费+肥料费。
收割成本合计=收割费+晾晒费+运输费。
其它作物产量按照标准水分下计算,价格按照当日期货价计;青贮玉米按照30%干物质计算产量与基准价格。
此法适用于所有牧场。
3、苜蓿干草等价法
经实验室养分测定,每吨绝干的青贮玉米(淀粉含量≈30%)的营养价值与RFV值150的苜蓿干草相当,因此,青贮玉米价格可以这样计算:
青贮玉米的价格= 苜蓿干草价格÷苜蓿干物质每x青贮玉米干物质。
假设目前采购的国内优质苜蓿干草的价格是2200 元/t,青贮玉米的干物质含量是33%,则1t青贮的价格=2200x33%=726元。这个价格可以用来判断青贮玉米饲喂时,将青贮储藏过程中损耗部分计入后青贮玉米的成本价。
此法仅适用于当地不具备青贮玉米种植条件,需远距离采购裹包青贮且发酵损耗不在饲料厂计提时核算最高采购价,除此之外不适用。
4、青贮定价的原则
以干物质为基准价定价的原则,淀粉与NDF、ADF、NDFD为校正价格依据。
4.1 干物质区间计价

4.2 非正常干物质折价
非正常干物质对应折价率

为了收获合格青贮,鼓励农户在**收获期收割青贮,对干物质不合格青贮采用折价入库。
非正常干物质青贮单价=基准干物质单价x对应折价率。
4.3 淀粉对价格的影响
淀粉基于干物质基础含量以28-32%基准。折算率如下:

以干物质单价为基础,以淀粉含量折价。
非正常干物质青贮单价=基准干物质单价x对应折价率x淀粉折价率。
例:单吨青贮基准价格为500元/吨,实际干物质含量为28.3%,淀粉含量为24.4%。实际结算价格为:500*0.9*0.8=360元/吨。
4.4NDF对价格的影响
NDF基于干物质基础含量以≤45%基准。
4.5 ADF对价格的影响
ADF基于干物质基础含量以≤25%基准。
4.6 灰分对价格的影响
NDF基于干物质基础含量以≤5%基准。
4.7 NDF30小时消化率对价格的影响
NDFD基于干物质基础含量以≥55%基准。
科学制定青贮价格,有利于行业的良序发展,合作双方共同进步,实现双赢。推动青贮玉米的选种、植保、施肥更加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