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抢粮大战”到来,玉米将涨破1.5元?小麦也涨,9月粮价咋样
01、玉米走强
8月份开始,玉米行情总体涨势很强,尽管中间有几天震荡波动,但今天价格又一次走强,主因是山东到货量偏低,今天也不过才112车玉米,而企业因对玉米的消耗需求加快,近期的开工率也在加大,但市场余粮不多,因此市场迎来了一波“抢粮大战”。

为此,近期玉米行情红火,如浩正饲料反弹1.5分,价格为1.265元/斤;晨鸣淀粉、天力药业、盛泰药业、巨能金玉米各涨1分,价格为1.4-1.41元/斤;七星柠檬反弹1分,价格为1.465元/斤;邹平西王、容海各反弹1分,价格为1.49元/斤。
如此来看,山东玉米主流价在1.37-1.49元/斤,距离1.5元只有一步之遥,预计近2天行情要涨破1.5元大关。而华北产区,宁晋玉峰反弹1分,价格为1.45元/斤;孟州金玉米跌了0.5分,价格为1.46元/斤。华北产区目前价格有所稳定,企业的涨跌形势不太明显。

东北产区价格依旧延续往日的平稳,当地企业库存充足,对市场玉米的采购量不大,只有燃料乙醇反弹2分,价格为1.275元/斤,而东北主流价为1.18-1.325元/斤,但贸易商建库成本为1.35-1.4元/斤,粮商卖了就亏本,自然是不愿意出售。

而从昨天进口拍卖来看,美国玉米成交了123600吨,成交率为47%;乌克兰玉米投放36800万吨,全部成交。可见,这一轮的成交率还算可观,相比前几轮好转很多,且溢价了100元/吨。
从拍卖就可看出,市场对玉米的需求明显增多,特别是华北、山东地区,深加工库存不是太多,因此当地的刚需补库需求增加,特别是在余粮降低的背景下,粮商不愿意低价出售,而东北玉米因运费太高很难入关,企业只好选择抬升价格。
目前来看,玉米利空、利好并存,一方面企业不愿意高价收购玉米,生怕亏本,一方面粮商亏损太大,不愿意低价出售,两者间陷入了僵持,但在刚需之下玉米有所抬价。

不过8月中旬开始,新玉米也迎来了上市,这意味供需压力有所缓解,再加上进口玉米拍卖,玉米价格很难再继续走强,接下来价格可能会震荡波动。9-10月上市量增多,玉米可能会跌破1.2元以下。
02、小麦涨少跌多
近期的小麦行情有所走跌,如河北金沙河宣布小麦降至1.287元/斤,雄县五得利跌了0.4分,价格为1.294元/斤;深州五得利跌了0.3分,价格为1.292元/斤;华农面业跌了1分,价格为1.29元/斤;周口五得利跌了0.3分,价格为1.292元/斤。
安徽金沙河跌了0.2分,价格为1.278元/斤,雨后麦为1.253元/斤。不过周口鲁王反弹0.5分,价格为1.295元/斤;青岛天祥反弹1分,价格为1.33元/斤。
其实8月上旬小麦一直处在上涨中,至于为何反弹,还因159个中高风险区出现了抢米面现象,从而带动了面粉走量,粉企订单偏多,对小麦消耗加大,带动了一波反弹。
但如今阶段性采购已过去,市场再次恢复冷清,小麦没有了刺激性上涨,其价格自然也开始了一波回落。不过近期就算价格下跌,跌幅也不是太大,主要是前期小麦收购成本高,支撑了麦价。
前几天,不少人认为小麦能涨破1.35元,但目前来看并不现实,就算维持1.3元大关都很难。因此建议大家抓紧出售,毕竟我国小麦库存充足。至于9-10月行情,预计随着消费旺季来袭,小麦将会进入震荡波动期,但如果官方开启收储,麦价可能就会走跌了。

03、稻谷低迷
从3月份稻谷就进入了下跌期,一直跌至8月份,尽管早稻行情可观,价格偏高,可依旧没改变陈稻行情,反而价格已跌破1.3元,相比此前1.4-1.5元高价收购来看,粮商的亏损不亚于玉米。
而8月依旧是高温多雨的天气,特别是南方地区,雨水多且闷热,大米销量低迷,经销商库存足量,压价心态比较重,就连丰两优都已压到1.3-1.35元,出厂价1.8元,跌至了新低,要知道此前收购价1.55-1.6元,出厂价2.1-2.2元/斤。

目前长粒稻亏损最大,目前最高价不足1.3元,一吨亏损了400元。而圆稻从上市后价格就低,因此粮商亏损不大,且主要在农民手里,大家要抓紧卖掉,不然价格只会更低。
如今稻谷库存偏多,新稻即将上市,恐怕9-10月份新稻上市后,价格也不会太高,农民要有心理准备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