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是粮价逆天的一年,玉米领涨、小麦水稻跟涨,明年如何?
2020年粮食市场的行情很是利好,三大主粮价格也在接连上涨,很多老农表示,多年都没碰到这么好的行情,从2015年过后粮价一直走低,没想如今又迎来反弹,且粮食的上涨幅度还比较大。
从2020年的总体行情来看,总产量为13390亿斤,较上一年涨了113亿斤,同比涨了0.9%。其中玉米产量为2.6077亿吨,较19年少了10万吨;小麦产量为1.3425亿吨,较19年高出66万吨;水稻总产量为2.1186亿吨,去年产量为2.096亿吨,上涨了1.1%。

从产量上看,我国的粮食依旧丰产,且已经持续6年创下新高,按理说粮食价格应该会保持稳定,实际上并不然,三大主粮的价格都比往年要高出不少。
为了能够控制粮价,官方也加大了进口量,今年前11个月进口的粮食量为12920.2万吨,较2019年高出了2948.4万吨,其中进口的玉米量累计为904万吨,同比增加了122.8%;进口的小麦量为749万吨,上涨了150.6%,为什么会这样?接下来还要继续上涨吗?

一、玉米一年涨了5毛!
年初时玉米价格想要突破1元大关都很难,当时东北玉米价格为1700-1800元/吨,山东的玉米价格为1900元/吨,不过到了12月末,东北玉米均价已达到了2451元/吨,山东玉米均价已达到了2616元/吨,最高价更是涨到了2720元/吨。

早在今年5月份时,玉米价格就迎来了上涨,临储拍卖每周投放400万吨玉米,但没想几乎每次拍卖成交率都在100%,一直拍卖到9月份,成交了5680万吨玉米。但即便如此庞大的玉米投放市场,价格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反而是接连突破历史高位。
到了新玉米上市后,玉米的行情依旧十分火热,各地行情持续利好,上涨的企业多了起来,抢粮大战也为此赶来。到了11月初,随着官方的调控力度加大,玉米价格也随之下滑,不过到了11月18日,因东北“中字头”企业率先涨破1.2元高价,紧接着开启了东北玉米大涨的序幕,且一直涨到今天,突破了6年来的历史新高,不少企业已突破2500元大关。
12月初,玉米均价为2547元/吨,相比1月份的1821元/吨来看,涨幅为39.87%,上涨了726元/吨。12月,官方出台了4次临储拍卖,但市场行情并没有降温,反而迎来了反弹大涨。

今年的玉米临储总投放量为6230万吨,成交量为5910万吨,成交率为95%。近期,全国主产区的玉米再次全面反涨,山东最高价已突破6年来新高,达到了2720元/吨。
至于接下来的玉米行情,笔者认为应该会保持稳定局面,东北地区在1.2-1.25元左右,山东地区陆续突破1.3元,华北地区在1.25-1.3元左右,今后行情“易涨难跌”。
二、小麦
今年的小麦价格从3月底4月初迎来上涨,当时正处在青黄不接的行情,山东麦价最高突破了1.3元大关。而随着新小麦进入市场,麦价总体有所回落,不过10月份玉米上涨后,麦价也跟着反弹上涨。
11月份,麦价再次走跌,当月跌幅在0.02-0.03元每斤,而在12月份依旧如此,总体的小麦价格还处在低迷状态。不过这两天,小麦行情迎来了反弹提升,上涨的地区多了起来。

其中大名五得利涨了5厘,报价为1.23元/斤;沙河面业涨了5厘,价格为1.243元/斤;华统面业上涨了4厘,报价为1.238元/斤;香野面业涨了5厘,报价为1.275元/斤。
总得来说,小麦价格相比19年上涨了0.05-0.1元/斤,不过从11月开始麦价就持续低迷,主要是政策的投放量比较多,一周投放400万吨,10月份的成交量高达1000多万吨。
今年临储投放量为14112.54万吨,成交量为2080.7万吨,临储库存还有7900万吨。正因临储的投放量比较大,带动了麦价的持续下滑。但临近春节,消费旺季迎来,企业的备货量有所提升,因此小麦价格也为此迎来了反弹,近期的价格还算强势。
那么后市小麦价格还会持续反弹吗?其实企业并不缺小麦,市场的供应量比较多,贸易商的出售意愿比较积极,因此进入市场的麦价很难持续高涨,预计1月下旬麦价可能会继续下滑,整体表现出稳中偏弱的局面。

三、水稻
今年的水稻行情和小麦走向很是相似,3月底4月初价格迎来了反弹上涨,市场抢购稻米的人比较多,因此带动了价格的反弹提升,不少家庭购买的大米太多,一直吃到了下半年。
到了8月份,早稻上市后,行情依旧还算可以,10月份中晚籼稻进入市场,价格也达到了1.35-1.4元每斤。不过这样的上涨空间并没有持续多久,11月份时稻价就迎来了高开低走,随着临储稻谷的拍卖量加大,一周160万吨,稻谷行情持续低迷,很多稻农也抱怨价格低,不想卖出去。
不过这2天,稻谷价格迎来了反涨,尤其是粳稻价格,前期低迷了2个月,如今又迎来上涨。比如说中粮米业虎林涨了0.02元/斤,报价为1.28元/斤。东北的粳稻上涨,主要是受江苏粳稻的价格高涨,其报价从1.45-1.48元涨到了1.5元以上,企业的采购成本加大,纷纷转战东北,毕竟东北稻谷到厂价也才1.44元/斤。

如此来看,未来的东北粳稻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其行情整体来说比较利好,相信很多老农对此很是激动。当然中晚籼稻的行情也比较利好,尽管临储一周投放100万吨,不过市场的报价并没有受其影响而大跌,反而12月29日的拍卖上,安徽拍出了2945元每吨的高价,目前主流价为1.3-1.35元,相比去年来说上涨了0.1-0.15元每斤。
当然,糯米的价格上涨意图不是太明显,订单量不高,出厂价格在2.2-2.3元每斤,企业的需求不高,因此近期行情难以上涨。不过粳稻和籼稻上涨预计还会上涨,年前行情利好。
2020年已经过去,粮食产量以三大主粮继续上涨收尾,相信2021年的粮食市场依旧火爆,农民都能赚上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