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东方调优农业产业结构 走热带特色现代农业致富路

初冬时节,走进东方市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红掌种植基地,满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基地员工正忙着打包,准备销往香港、澳门、广州、北京等地区。这里是东方市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红掌基地。红掌是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的特色品种,也是东方市调优做精农业产业结构,取得实效的一大体现。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是东方市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创新之路。近年来,东方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农户调减甘蔗等低效产业,着力发展火龙果、雪茄、凤梨、甜玉米、百香果、甘薯、花生、朝天椒等为代表的高效种植产业。

因地制宜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东方市重点发展制种产业和优质水稻,今年早稻制种面积达6.5万亩,优质水稻2.5万亩。市农业部门紧跟市场动态,调减一批品质差、销路窄的传统产品,引进适销对路的椒类、哈密瓜、圣女果等新品种,做精调优冬季瓜菜产业,今年全市冬季瓜菜种植面积将超过20万亩,常年蔬菜基地面积达0.6万亩。同时东方市依托龙头企业带动辐射,加快创建火龙果、香蕉、芒果、凤梨等一批标准化、规模化的种植基地,着力打造全省最大的火龙果、甜玉米、绿萝生产种植市县、全国最大的冬季菊花生产出口基地,全市热带水果种植面积28.6万亩,甜玉米24.8万亩,花卉8450亩等,建成运营火龙果深加工项目。

冬种时节的感城镇民兴村处处生机勃勃。作为东方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试点村,正迎来美丽蜕变。东方市是国家第二批100个试点市县之一,市委市政府带领广大农民朋友抢抓机遇,奋力攻坚,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带着广大农民朋友清资核产、盘活经济,唤醒农村“沉睡”资产,让农民朋友分享改革“红利”,助力乡村振兴。

东方市是全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县之一。东方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绿色循环发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实施“绿色兴农”行动,加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推行“猪-沼-作物”等生态循环模式,推广林下养鸡、果园养畜、鱼鸭混养等复合型种养模式,如今八所镇红兴村鱼鸭混养模式已成为绿色循环发展的成功模式。

东方市积极把农产品品牌建设作为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来抓,大力推进东方火龙果、东方凤梨、东方香薯、东方黄花梨、东方甜玉米、东方烤乳猪等优势品牌创建,目前全市已建立火龙果、凤梨、甜玉米、香薯等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28个,已注册百果园、白牛山芒果等各类农产品商标295件,无公害基地认证19家,绿色食品3家,有机食品4家,注册“感恩大地”地域公共商标,获批东方火龙果和东方凤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和农产品防伪溯源试点工作,健全检测服务体系,东方农产品已实现100%检测合格,100%持证出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东方市积极拓展“互联网+农业”功能,发展新业态,扶持成立农村电商协会,支持“农产品+互联网”发展,投入3472万元推进农村光纤宽带、4G网络、公共WIFI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53个行政村建成免费公共WIFI,建成61个电商服务站并开业,建成市级物流运营中心,解决农村物流难题;同时依托农业种植基地,发展农业+休闲旅游,建成葡萄采摘园、火龙果采摘园、樱花观光园等休闲农业基地,加快推进汇利、北纬十八度、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个省首批“共享农庄”试点单位加快“共享农庄”建设,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整体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