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别再傻种玉米了,看看这里,搞点事情出来吧

今天玉米价格还是涨,但其实仍是购销清淡,不管手中有没有粮的都是观望心理浓厚。从部分种植户的反馈上,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自己粮食已经春节前卖完了,再考虑2020年是不是继续种玉米。另外一个就是自己粮食还没卖完,但是也没人收,虽然听着市场在涨价,但在各村都在预防疾病传播而封村的背景下,根本没有收粮的。笔者认为这两个问题短期都难以解决。近几日大家总在说玉米的价格走势,但追索到问题的本质,大家不觉得我们聊的玉米太单一了吗?有没有想过玉米其实也可以不等秋收就出售、玉米可以不卖给深加工企业而就是蔬菜、水果一样成为当季爆款呢?接下来笔者将分享一些资料给大家,希望大家(特别是种植户)可以动动脑,在开局糟糕的2020年可以搞点新鲜事情出来。


首先看下面的图,玉米的初始用途其实可以分为三个方向:籽粒玉米,就是现在市场上流通的主流玉米,等到玉米成熟后晾干水分、碎粒装袋卖给粮贩、深加工企业或是粮库。青贮玉米,就是在玉米主干还是青涩富有水分的时候就进行收割、粉碎卖给养殖户、饲料企业。鲜食玉米,就是在玉米成型且最嫩的时候进行采摘,以蔬菜或是水果形式进行销售。

但是现在以青贮和鲜食玉米为出售主营的种植户并不多,其中当然有很多原因,在这里笔者暂时不去探讨。只是在未来转基因玉米的推广以及进口玉米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大家还不改改思路吗?下面笔者就从三种选择来简单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分享一些有利信息,帮助大家更好的做判断自己2020年到底应该怎么干。


一、不想改、没能力改变种植方式的:

有些种植户碍于自身问题,不想改也没能力改变种植方式,那就要在籽粒玉米种植上寻求高产。经专家指点以及笔者查找的相关资料,可以给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是介绍什么样的种子才能实现高产。

1、必须是当地农业部门备案的种子。这样的种子已经通过国、省审定或者引种,从法律上讲是合法种子,基本可以大胆种植。

2、看种子外观必须籽粒饱满、大小匀正。抓一把种子在手,查看种子外观,只要籽粒非常饱满、大小无差别,秕粒少、破碎粒少,并且不是陈种子,这样的种子芽率高,能保证苗全苗壮。

3、必须经过三年以上试种,有稳产特性。如果三年试种产量忽高忽低,这不是高产种子,一定要稳产,说明种子适宜本地种植。

其次是如何挑选高产玉米种子。

挑选玉米种子的时候,在种子符合上述标准的基础上,要根据本地实情来挑选,归纳起来讲就是按“三个适合”来挑选。

1、适合春播还是夏播。选购种子一定要问明白、看明白所选的种子是春播的还是夏播的,因为春播种子生长期长,需要积温多,如果种到夏播,会出现“熟老秋”现象,就是到了霜降后玉米还不成熟,玉米缩短灌浆期,玉米籽粒瘪、秕、软,秃尖严重。如果夏播品种种到春播,则会出现早衰、早枯现象,未熟先枯,玉米籽粒同样不饱满,同时,还容易得青枯病、茎腐病等病害。

2、适合稀植还是密植。稀植的品种千万不要密植,密植了秸秆细长、棒型短粗,不抗倒、粒子小。密植的品种种稀了,浪费土地,植株缺少,穗棒减少,影响产量。

3、适合山地还是平地。山地需要抗旱品种,平地需要大水大肥品种,如果把平地品种种到山地,遇到干旱,不抗旱,会早早旱死,有可能出现绝产。而山地品种种到平地,如果遇到涝雨,又不耐涝,排涝不及时会早早涝死,照样影响产量。


二、想要尝试种植青贮玉米玉米的:

笔者也找了一些相关分析供大家参考。青贮玉米,简单来说就是为了喂养牛羊等食草动物而专门种植的一种玉米,这种玉米作为青贮饲料喂养牲畜,是将包括果穗玉米粒在内整个植株全部切碎加工,并经过发酵的方式制作而成。谈到赚钱以及前景的问题,应该说“粮改饲”是一种趋势,养殖畜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种植结构的优化、在合理在保证籽粒玉米种植面积基础上,这种青贮玉米的种植必然会进一步扩大。笔者了解到的青贮玉米品种,有京科青贮516,雅玉青贮8号,辽单青贮625和津青贮0603等。

当然,笔者虽然认为种植青贮玉米虽大有可为,但也要根据你们当地情况因地制宜,1.当地有需求最好,就像北方内蒙黑龙江等地,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青贮玉米的种植一直在扩大。如果你当地有大型养殖场最好。2.相对籽粒玉米来说,青贮玉米在抗病性以及抗倒伏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所以在选择青贮玉米品种以及种植面积上,一定要有所取舍。这是因为青贮玉米偏绿偏高且含水量高,倒伏风险高。3.种植青贮玉米经济价值的高低与畜牧养殖密切相关,因此,最好是能跟养殖户签订青贮玉米买卖协议。


三、觉得鲜食玉米大有发展空间的:

笔者找到了一些我国鲜食玉米发展、种植概况。大家先了解一些国内的发展现状,然后再根据自身条件看是否可行。

1、我国鲜食玉米种植品种南北差异明显:南方地区主要种植甜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80%以上,主要集中在广东和广西两省,其中广东省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0%;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糯玉米,糯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55%以上。我国鲜食玉米育种研究早在50年代就已起步,相继育成了北京白砂糖、甜玉1号、甜单1号、吉甜6号、华甜玉1号、绿色超人等甜玉米品种,还有引进品种金子1号、华珍、脆王、金菲、中甜等,部分品种青穗已出口港、澳地区,甜玉米罐头已打人国际市场。我国糯玉米品种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我国种植的糯玉米品种几乎全部由国内培育,如中糯1号、中糯2号、烟糯5号、烟糯6号、鲁糯玉1号、中糯301、垦粘1号、西星糯玉1号、京科糯2000、花紫等,但这些品种种植面积较少,主要用以鲜穗采食,除用作青食、速冻外,很少用做工业原料。

2、我国鲜食玉米加工业及产品特点:我国鲜食玉米产品主要为速冻糯玉米穗、真空包装甜糯玉米穗、速冻甜玉米籽粒和甜玉米籽粒罐头。其中甜糯玉米种植面积77万公顷,加工形式以真空包装的整穗加工为主,约占60%,速冻切粒包装形式占15%,玉米饮料仅占很少比例。糯玉米每年产量约200亿穗,其中20%不经加工直接鲜穗消费,30%直接速冻贮藏保湿反季节消费,其余约50%的糯玉米采用蒸煮真空包装形式加工。我国鲜食玉米呈现南甜北糯的区域特点。北方地区分布了大量糯玉米整穗加工工厂,东北三省加工工厂较为集中。这些工厂大小不一,加工能力和销售量相差悬殊。一般大型加工厂甜糯玉米种植定单在1万亩以上,年加工量3000万穗以上;而小型加工企业加工量仅有几百万穗;南方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多为小型甜玉米加工工厂,这些企业设备简单,手工操作多,机动性强。由于国家鼓励“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我国甜玉米加工企业基本上建于产地地区。目前我国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已超1100多家,大型企业占比较少,约为3%左右。规模以上的企业一般是指种植基地达到1万亩以上的企业。此类企业资产达到0.8亿一3亿元,拥有万吨级以上的冷库,厂房规格可以达到食品级标准,齐全的加工设备,丰富的产品种类,有的企业引进了国外的部分先进设备,加工高峰时期吸纳劳动力1500人以上。目前我国甜糯玉米加工工艺已经成熟,但我国行业内设备厂家规模普遍很小,没有一家设备加工厂能够完成全套甜糯玉米加工设备的制造,一套完整甜玉米加工设备至少需要购置5个厂家的产品。

3、地区分布与行业集中度:除西藏、青海,全国各地均有种植鲜食玉米,十几年前主要在沿海省份种植,近几年发展到中部和西部地区,个别地区也有同行“扎堆”现象,例如河北省东部的唐山、秦皇岛一带聚集了上百家加工企业。河北省北部的张家口地区聚集了约20家加工企业。山西省中北部的忻州地区聚集了约60家加工企业。还有广东省的惠州、梅州等地区,广西的河池、南宁等地区行业集中度也较高。

4、行业所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鲜食玉米市场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鲜食玉米不同于饲料玉米,是高品质的食用玉米,从种子到产品都有着严格的要求,鲜食玉米价格基本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鲜食玉米产品除部分用作粮食之外,还能用于养殖、食品、化工、医药等产业,部分产品还被用于生产美容护肤品。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鲜食玉米生产促进了农产品向高产、高效、优质等方面的发展,发展鲜食玉米产业是现代农业的具体体现。

5、市场销售、需求情况:我国鲜食玉米行业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直接联系外商,这种情况通常是经过长期合作,双方建立了互信的前提;二是通过省、地、市外贸部门代理出口产品;三是通过内销代理商在国内销售;四是直接联系连锁超市做内销;五是信誉好的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年节档期直接向各个社会单位批发;六是一些企业在城市建立若干个营业网络,采取直营模式;七是许多企业在互联网上通过几个著名商业网站进行交易。在品种方面,一些外商根据消费国的需求,由外商提供引进的甜玉米种子,此种情况在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南方产区较多。在技术装备和管理方面,一些外商做出口,首先要考察加工企业的厂房设施、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包括内销代理和外销代理均要考察加工企业的企业规模产品规模和产品种类。代理商和大型超市需要稳定充足的货源,不希望货物断档,规模和产量大、产品品种多的企业占有竞争优势。

6、新进入者主要障碍:(1)技术壁垒 虽然玉米种植在我国已经成为广谱化产业,众多农户及小型企业均可种植,表面上看没有较强的技术障碍。但是鲜食玉米与大田作为粮食种植的玉米在种植要求、采收方式等方面要求不同,并且在规模化种植中能保证病害少、高产、科学排期、收获加工等也需要较高的技术把关和经验积累。一般企业或个人在大规模种植,产业化发展时很难短时间掌握技术以及管理中的核心要素。(2)资金壁垒 鲜食玉米行业具有较高的资金壁垒,一方面,基于产品冷冻的特性,生产企业在加工和储存上需要兴建大型生产加工工厂,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大型冷冻及冷藏库房,建设资金随着业务量的扩大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本产品的生产加工需要大量人力,产品的原材料种植需要依托大量耕地,近年来人力成本持续上涨,土地租金持续走高,增加先进的生产设备、质量控制设备,都将对企业造成持续成本上涨的影响,具有丰厚资金实力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使得后进入者面临着较高的资金壁垒。(3)销售渠道壁垒 鲜食玉米行业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下游销售企业在食品安全、产品风味和口感等方面都十分重视,因此,下游销售企业对产品供应商有严格的甄选程序,一旦建立上下游关系,新的供应商很难介入。


总体来说,笔者认为现阶段玉米单一的购销模式决不能持续太长时间,所谓“变者通、通则利”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所以如果条件允许,机会就在眼前,可以尝试新方法,让玉米的销售样式更多样化,不要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当然如果大家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也希望可以与笔者交流沟通,希望未来的玉米市场可以农民不愁卖、企业不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