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县:草编编出群众致富路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记者 李燕 见习记者 陈炫羽 通讯员 甄林)8月25日,睢县第一届草编大赛在睢县尚屯镇吴楼村举行。

一捆纸绳、一团草线、一个模具,在村民的精心制作下,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草编手提篮、箩筐、笔筒、茶盘等草编工艺品,来自董店、周堂、尤吉屯等5个乡镇7个村委的草编能手,不仅满意的展示自己的成果,也对别人的编制技术赞不绝口,热烈地相互交流,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乡村振兴‘1357’发展战略,结合睢县‘红带绿、5促2’发展模式,尚屯镇党委政府在考察董店街道刘阁村产业发展时认为手工草编即是成本低、见效快、操作简单又能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富民项目,随就引到吴楼村,为取长补短、增强自信、扩大影响,就举办了这次大赛,并邀请了山东厂家技术人员做评委,现场指导和培训,进一步提高草编人员的技术技能、产品质量,从而达到提高从业人员经济收入。”尚屯镇党委书记赵海霞说。
在董店街道刘阁村,草编生产车间内,一捆捆草绳码放成山,一件件工艺品琳琅满目,数十名村民正在加工着草筐……
“我今年79岁了,照样管干,铰铰线头一天也能挣60块钱。回去给俺重孙买个玩具,高兴得不得了。”该村刘兰芝老人满足的说。
“草编不仅是个富民好项目,而且老少皆宜。”刘阁村支部书记余传杰说,该村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结合“五星”支部创建,探索出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整合利用农村闲房、闲院、闲地、闲塘、低效田,实现集体和农民“双增收”;实施垃圾收集、处理、利用等循环经济新途径,建设的生物有机肥制造厂、150立方的沼气池已投入运营,发明创建的风力抽水装备以试验成功并投入使用。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产业是支撑。余传杰说,70年代,刘阁村曾是商丘市周边有名的藤编专业村,生产的藤椅出口至国外。后又发展草编馍筐、粮食斗等手工制作,也红极一时。
“2018年,我们就有重拾草编致富道路的设想,但由于各种原因及疫情影响,没有实施。直到2023年,我们村委一班人到山东考察,发现草编工厂,后又带领本村10多位村民到山东曹县学习草编手工艺制作技术。”余传杰说,随与厂家签订购销合同,回村后建立手工业作坊,首先来料加工,让群众不出家门挣钱,人均月工资4000元,秋收过后,农民收入更高,玉米皮纺成草绳后,每斤收购价在3.5元,这样亩均增收2000左右,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土地增值。
目前,睢县通过“红带绿、5促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广实践, 现已形成董店刘阁村、尚屯吴楼村、河集大郭村等5乡(镇、街道)7个行政村草编专业村,胡堂、河堤等10余乡镇正在洽谈草编制作合作意向。
“下一步,我们将聘请草编厂家的技术员入驻睢县,开展广泛的技术培训,检验产品质量,联系原材料购销、产品销售。睢县计划成立草编协会,打造自己品牌,参加全国各地农产品展销会,把草编事业做大做强。”余传杰对未来发展信心十足。

审核:李燕 编辑:陈炫羽